針對剛畢業(yè)工作的年輕人置業(yè)問題,,任志強再次“直言不諱”: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他表示,,如果從發(fā)達國家來看,30歲以下的人沒工作幾年,,就靠自己獨立收入去買房的幾乎為0,,非常少,。如果未來收入不足以滿足住房按揭貸款或者購房支付能力的話,,都買不起房。(12月2日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
說實話,,在聽到任大老板“年輕人就該買不起房”的斷語之后,,我確實很受傷。此前,,某直轄市領導還曾做出了“6.5年工資收入可以買一套房”的承諾,,那時,我們生活的信心倍增,;之后,又有一位領導說“10年可以買一套房”,,對此,,我們依然充滿幻想;又過了不久,,國家統(tǒng)計局某官員的“三代人積蓄可買一套房”,,又將我們從烏托邦世界喚回到了現(xiàn)實社會……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因為在今日,,任志強的理論,才真正地給了我們一個打擊,,這種打擊是一種歧視,、是一種唾棄。
筆者作為一個80后房奴,,能深切體味到買房還貸的艱辛與苦澀:在“啃完父母”所有的積蓄之后,,我們還必須要將自己的最“風華正茂”時光獻給偉大的房奴生活——窮盡所有的工資獻給房產(chǎn)利潤、銀行利息和政府的GDP,。而就是這樣的艱辛,,卻沒有換來房產(chǎn)商的一句憐憫和同情,在他們的眼里,,80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理由是,外國的青年這樣,,你們更應該這樣,。
此外,在任志強的觀點里,,住房權對于80后來講,,就是應該被剝奪的。雖然,住房權的實現(xiàn)可以分為“居者有其屋”和“居者有其所”兩種方式,。但是,,在經(jīng)適房、廉租房制度屢遭摒棄的今天,,房地產(chǎn)商和政府又拿什么來實現(xiàn)“居者有其所”的承諾呢,?相比而言,即便要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每一個人也是愿為實現(xiàn)“居者有其屋”而努力的,。換言之,80后做房奴應該是符合“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權衡利弊得出來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而言,80后是用自己地努力和奮斗來為政府住房權的保障實現(xiàn)買單,。
更為可怕地是,,房奴生活更會消磨掉一個人的意志。對于一個30歲以下的青壯年來講,,這遠遠要比房奴生活本身更具打擊性,。筆者畢業(yè)于2006年,那還是個比較好找工作的年代,。也正是因為好找工作,,許多同學并沒有考研。但是,,在吃畢業(yè)散伙飯時,,幾個要好的同學還是相約以后要考研的——也許是為了曾經(jīng)的夢想,也許是為了大城市的浮華與虛榮,,但至少他們表示過自己的雄心壯志,。可現(xiàn)在來看,,他們都已經(jīng)身不由己了,,他們“被”放棄了那些奢華的夢想——因為在他們一上班時,他們的單位就給他們帶上了房奴的帽子,。這個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唱起趙傳的那句歌詞:“生命的尊嚴和生活的壓力哪一個重要”。
另外,,這個時代對于80后來講,,似乎永遠存在著一種不公平。近段時候,,網(wǎng)上風靡一個《<史記>之80后列傳》的小段子,,通過這個段子,,或許看客們能體會到80后在這個時代中所處的角色:夫80后者,初從文,,未及義務教育之免費,,不逮高等學校之分配,適值擴招,,過五關,,斬六將,碩博相繼,,寒窗數(shù)載,,二十四乃成,負債十萬,。覓生計,,背井離鄉(xiāng),披星戴月,,秉燭達旦,,十年無休,蓄十萬,。樓市暴漲,無棲處,,購房金不足首付,,遂投股市,翌年縮至萬余,,隨抑郁成疾,,入院一周,傾其所有病無果,,因欠費被逐院門,。尋醫(yī)保,不合大病之規(guī),,拒付,,無奈帶病還。友憐之,,贈三鹿奶粉一包,,雞蛋數(shù)枚。翌日,,卒,。(本文引自網(wǎng)絡)
顯然,在社會轉型期成長起來的80后,,背負了太多難以訴說的痛楚,。這個時候,,任志強的“就該買不起房”之論,無疑又在80后那傷痕累累的身體上撒了一把鹽,。這個時候,,我們不可能強忍著痛苦還要大聲喊出快感,唯有用更為踏實的奮斗來繼續(xù)自己艱苦的人生,。
- 2009-12-01別把“蝸居式生存”歸于購房焦慮癥
- 2009-11-29《蝸居》給社會的傷口撒了一把鹽
- 2009-11-28《蝸居》,,精神高地的又一次“淪陷”
- 2009-11-29迪拜危機是房地產(chǎn)泡沫魔咒的“蝸居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