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9日北大開始接受全國中學參加“校長實名推薦制”申請以來,,短短4天,就有400多所中學提出申請經北大自主招生專家委員會審議,,最終39所中學通過審核,,他們的校長將最先品嘗向北大實名推薦優(yōu)秀生的滋味,。(北京日報 11月16日)
折騰了許久,,北大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終于付諸了實施,。但是從北大最終確定39所中學獲2010年“校長實名推薦”資質上來看,這一曾經讓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措施卻比不那么令人歡喜,。本來以為北大的此次開放選才能夠是個大手筆,,會進行一個人才的“海選”,,每個校長賢達都有推薦英才的機會,。孰料到頭來,所謂的“校長實名推薦”對于大多數(shù)高考生只是好夢一場,。
北大“校長實名推薦制”目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只有39名校長有這樣的“推薦權”,,這能叫“不拘一格”嗎,?合摸著北大的“不拘一格”就是不走高考的路子而已! 如果是這樣的話,,無外乎就是多招了幾個沒有蔣方舟有才能有特長的“蔣方舟”而已,?;蛘咭部梢哉f,其實就是多給了這39所中學一個固定的指標,。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我會把孩子送到江蘇去讀書,為什么,?因為在享有“推薦權”的名單中,,江蘇占的名額超過了四分之一,而諸如江西等一些省份,,一個都沒有,,這是不是意味著江西沒有可以推薦的人才?如果有這樣的人才,,是否必須到江蘇等這樣的地方去讀書,,才有被推薦的機會。另外,,這份名單上的中學都是全國重點中學,,可是上重點中學有多難,北大難道會不知道嗎,?難道正是因為這些重點中學每年培養(yǎng)高考分數(shù)的人多一點,,就有了“校長推薦權”,這一個推薦的名額是否可以理解為北大對他們的獎勵呢,?
北大推行這樣“直選”的“推薦制”,,實際是就是“新瓶裝舊酒”。我認為這幾乎沒有任何的高明之處,,這樣一來甚至還會加重教育的不平衡局面,,產生更大的不公平。而有限額的“校長實名制”更是對人才的一種偏見,。有些人才在某些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偏科厲害也是普遍這些人的致命弱點,他們是上不了這些頂尖的重點高中的,?!靶iL實名制”永遠跟他們無關,對此他們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砸墻找關系進入這些重點中學,,要么就繼續(xù)被埋沒。
如果北大果然對人才不拘一格,,那么我倒建議北大可以摒棄這種容易產生不公,、新瓶裝舊酒的“直選”,反倒可以試試“海選”,,即將推薦權下發(fā)到每一個具有辦學資歷的中學校長手中,,讓每一個角落都有發(fā)現(xiàn)人才,、發(fā)掘人才的眼睛?;蛘吒纱嗑筒灰裁葱iL推薦制,,改為有才者自我推薦豈不更加不拘一格?這種海選的方式可能看似會比較混亂,,但是隨著機制的慢慢成熟,,“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人才自薦將成常態(tài),,有才者有了成才的途徑,才能不夠者也有了向上的動力,。
- 2009-11-14“校長推薦上北大” 讓實踐說話
- 2009-11-13“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面前能否城鄉(xiāng)平等
- 2009-11-13“校長推薦制” 只靠校長行不通
- 2009-11-16曼聯(lián)傳奇炮轟納尼愚蠢至極 米蘭尤文曝欲爭搶紅魔水貨
- 2009-11-13北大校長推薦制顛覆三公原則,?
- 2009-11-13不必苛求“中學校長推薦制”完美無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