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頗為引人深思的數(shù)據(jù),。日前,重慶市有關負責人披露,,在打黑除惡過程中,群眾向警方提供線索4萬余條,,其中80%為實名舉報,。
這個數(shù)字不簡單。
記得在幾年前的上海社保案中,,許多中高級干部犯罪情節(jié)相當嚴重,,不少涉案人員的貪污腐敗行徑長達數(shù)年,。但檢察機關對此前數(shù)年收到的舉報材料進行認真的查詢,卻沒有發(fā)現(xiàn)對相關涉案人的舉報,,令人大感意外,。“有腐敗,、無舉報”,,折射出許多地方面臨的“舉報困境”。
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然而在一些地方,,群眾卻對許多腐敗案件“視而不見”。究其原因,,許多案件反復舉報也無人理睬,,既然舉報沒用,又何必去浪費感情,?一些案件在實名舉報后,,舉報人遭受打擊報復,結果“壞人沒被動,,好人反被壞人動”,,又有誰敢去舉報?
與之相比,,重慶的80%實名舉報則顯得意味深長,。它不僅為打黑除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線索,更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怎樣呵護群眾的舉報熱情,,群眾舉報的動力又何來,?
一方面,是由于打黑行動本身是讓老百姓過上安定日子的民心工程,,贏得群眾的配合和擁護,;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則是,有關部門動真的,、來實的,、碰硬的,讓群眾看到了黨和政府打黑除惡的堅定決心,。
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案例,,舉報材料到了被舉報人手中,有些被舉報人甚至拿著舉報材料當眾朗讀,,如此結局令人寒心,。在重慶打黑中,“打黑”專案組的核心辦案人員均被要求簽訂保密協(xié)議,不僅本人不能對外發(fā)布一切關于打黑斗爭調(diào)查的信息,,連家人也被要求“封口”,;15個打黑專案組的3000多名民警,是“吃住在專案組”,。如此防范,,彰顯的是一種決心。
當黑惡勢力或者他們的保護傘“巋然不動”時,,普通群眾即便有勇氣舉報,,也要冒著很大的風險。重慶打黑的一個亮點就是,,既打黑幫又打保護傘,,從億萬富翁到公安局副局長,不僅抓小魚,,也不放過大魚,。“保護傘”沒打掉的不放過,,違法違紀人員沒查處的不放過,,經(jīng)濟基礎沒摧毀的不放過,追繳沒收非法所得判決沒執(zhí)行的不放過,。這種“除惡務盡”的表態(tài),,也彰顯了一種決心。
黨和政府的決心就是群眾的信心,??梢哉f,正是這種決心,,掀起了群眾踴躍舉報的熱潮,,“沒有群眾的積極舉報也就沒有重慶打黑的輝煌戰(zhàn)績”;也是在這種決心下,,才有了市民不惜花10萬在《重慶商報》刊登整版彩色廣告,,“向奮戰(zhàn)在打黑除惡一線的人們致敬”。
也就在這兩天,,繼2008年6月26日開通全國統(tǒng)一舉報電話12388后,,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又統(tǒng)一開通了全國紀檢監(jiān)察舉報網(wǎng)站,網(wǎng)站開通第一天,,就因訪問量過大導致系統(tǒng)癱瘓。這一切都表明:無論是面對黑惡勢力,,還是貪污腐敗,,還是其他不和諧因素,只要黨和政府有決心,,人民群眾就有熱情,!
- 2009-10-31重慶打黑其實只是政府為民的基本職責
- 2009-10-30打黑就要追窮寇
- 2009-10-30重慶打黑以來共52名官員涉黑被查辦
- 2009-10-29重慶通報打黑成果 已批捕814人
- 2009-10-29重慶政法委書記劉光磊:直轄11年5任書記3次打黑
- 2009-10-29重慶打黑除惡新聞發(fā)布會: 一謝群眾二謝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