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當上學校大隊干部,,家長在校門口拉著學生評委鼓動他們?yōu)樽约汉⒆油镀?,并給評委小禮物,,承諾當選后請客,;個別候選生拉票時軟硬兼施,,甚至威脅同學,。近日,,武昌一所小學大隊委員改選,,上演了如此“暗戰(zhàn)”。(10月18日《華西都市報》)
校園是個小社會,。舉凡社會上的各種現(xiàn)象,,幾乎都會或多或少在校園里留下投影。比如校園“賄選”,則可以解釋為“官場”中買官賣官現(xiàn)象在校園里演繹的“校園版”,。家長稱,,之所以要不擇手段給孩子弄個“烏紗”戴戴,乃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從政意識”和“領導能力”,。我相信這是肺腑之言,。如果有誰不知道什么叫深謀遠慮,那么不妨看一看這些家長的所作所為,。從娃娃抓起是現(xiàn)在最流行的說法,,然而搬來“賄選”的手段,為孩子搞個一官半職,,這樣的“從娃娃抓起”,,雖然并不令人吃驚,卻不能不讓人深省,。
盡管家長只講了培養(yǎng)孩子的“從政意識”和“領導能力”,但沒有說是什么樣的“意識”和“能力”,,然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即使不說其實也不難預測這種“意識”和“能力”的品位,。從“賄選”的“養(yǎng)成環(huán)境”中走出來的孩子,,其演變軌跡早已有了實例———不少高校學生在入黨和競選學生會干部時,動輒拉關系,、請吃喝,,甚至出現(xiàn)賄選,就是一個鮮明的佐證,。由此也足以證明,,“從政意識”和“領導能力”從娃娃抓起的確能抓出來,但要命的是這種“意識”和“能力”越強越多,,其禍害豈不是愈烈么,?至于以后如果真的從政,那么當事人會怎樣去“從”這個“政”,,盡管不堪設想恰也不難設想,。
因為一些事情發(fā)生在校園里,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一直以來我們往往不以為然,,甚至一笑了之。但是我還是要說,,千萬別把校園的“賄選”當笑話看,。
![]() ![]() |
- 2008-08-06治賄選需減少"村官"權力的含金量
- 2008-08-06基層賄選增多背后的“鄉(xiāng)土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