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敢于直諫是一種監(jiān)督,,有敢于直諫的下級則是為官者的福氣。
近日讀到一則故事叫《梁君出獵》,,故事說:古代的梁君,,因一過路人驚跑了他正想射獵的白雁,,怒發(fā)沖冠,要射死這位無辜的行人,,在這關(guān)鍵時刻,,其御公孫襲站出來勸阻──直諫,從而避免了一場人命案,。
這個故事中的孫襲,,正氣凜然,有膽有識,,他敢在梁君盛怒之時,站出來直諫,,“冒犯龍顏”,,使怒氣沖天的梁君停止施暴,挽救了那位路上行人,,這在今天看來,,仍是難能可貴的,令人欽敬,。當(dāng)今社會,,那些在反腐敗斗爭中因貪而敗的縣長、市長,、廳長甚至省長,、部長們,他們都是大大小小的“梁君”,,為“射獵白雁”滿足私欲,,尋歡作樂,他們在自己的“領(lǐng)地”(職權(quán)范圍)內(nèi)頻頻“出獵”,。古時的梁君出獵,,憑的是手中弓箭,獵的飛禽走獸,,而當(dāng)今的“梁君”,,卻憑著手中的特權(quán),,“獵”的是金錢、是美女,、是享受是名譽,。
然而,遺憾的是,,當(dāng)今的“梁君”卻沒有古時的梁君幸運,。古時的梁君身邊有孫襲,在龍顏大怒之時敢于直諫潑冷水,,讓其清醒,。而當(dāng)今的“梁君”身邊有的只是看臉色行事的“馬屁蟲”、獻媚者,。設(shè)若當(dāng)今的的“梁君”們在金錢美女,、在權(quán)力名位面前頻頻“出獵”時,有一位“孫襲”站出來,,以黨紀國法加以勸阻,,向他敲警鐘、潑冷水,,注射“清醒劑”,,那么這些“梁君”也許就會幡然醒悟,懸崖勒馬,,而不至于演繹悲劇,。可悲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也會有像孫襲這樣敢于直諫的人,,但這種人卻因得不到“梁君”的信任而早被排擠走了。剩下的那些趨炎附勢者卻往往被“梁君”視為“人才”,,而這些“人才”往往就是自己的掘墓人,。《梁君出獵》的故事中,,如果孫襲也像那些一味討好上司的勢利小人,、拍馬溜須者一樣,梁君要射死過路人,,他立即迎合上司說:“應(yīng)該射,,射死方解心頭之恨!”如此,過路人豈不成了冤鬼?
鑒此,,筆者認為,,當(dāng)今大大小小的“梁君”們,應(yīng)該遠小人,,親賢者,,發(fā)現(xiàn),、重視和選拔有真知灼見、原則性強的“孫襲”到自己身邊,,虛心接受直諫,,歡迎“直諫”,也就是接受來自同事和下屬的監(jiān)督,。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自己的清正廉潔,正正堂堂做人,,明明白白為官,。而與“梁君”親近的人員,則應(yīng)向?qū)O襲學(xué)習(xí),,以自身的正義,、正直和清醒,敢于向“梁君”直諫,,做防腐倡廉的智者,。
![]() ![]() |
- 2009-10-08別對官員博客是否空殼過度解讀
- 2009-10-07有些女人為何喜歡被腐敗官員“玩弄”
- 2009-09-29官員王志的兩棲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