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官員低價購買拆遷安置房,,此事被揭露后仍在繼續(xù)發(fā)酵。丑聞牽涉到49名舊城改建指揮部的內部人員及94名公務員,,其中包括市政府,、人大,、發(fā)改委,、公安局的多位局長、主任,、院長,、書記等。前日,,改建指揮部發(fā)言人確認情況屬實,,但不承認存在違法違紀,也不存在如何處置官員們購買的安置房問題,,將來補上差價就行,,并認為發(fā)帖揭黑者閑著沒事干,是別有用心,。
就事件的惡劣影響而言,,溫州官方遲早要作出正式的表態(tài)和行動。中紀委2007年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新規(guī),,嚴查以明顯低于市場價購房來謀取不正當利益,。溫州官員弄權獲取安置房,價格為現有市價的1/3,,動輒超過300平米,,實際上已構成貪腐,。要說有什么特殊性,大概就是丑聞的涉及面廣,,當地官員集體犯禁,。
正因為是行政集體的不軌,而非個別官員道德敗壞,,這將令任何形式的懲罰都預先喪失公信力,。若補上差價就當是完結,等于把這部分黑色收益洗白,,將在事實上認可權力攫取安置房的合法性,,強權就成了正義。若勒令全部清退,,歷史賬要怎么算才能過民意關,?而現時的集體犯禁又該予以怎樣的懲治才合法合規(guī)?權力癲狂,,傷害的是民生民心,,同時令權力自身陷入難解的矛盾中。
問題是,,早在幾年前溫州官員就在購買安置房,,相關文件流傳在政府部門中,上下皆知,,這也不是秘密,。一旦對權力的管理長期失效,它就成了過度強大的勢力,,與民爭利,,排斥公義,而且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證明自身永遠存在,。這不禁使人聯想,,權力扭曲政策目的,大規(guī)模參與拆遷安置房的配置過程已成常態(tài),,那么,,它對現在發(fā)生的這一切或許并不擔憂,至少其傲慢表現與民眾的憤怒很不相稱,。
在溫州事例中,,權力執(zhí)意選擇歧路而行,它推動舊城拆遷,,它鉆政策漏洞,,它甚至化身政策,它習慣于改頭換面侵占大房子,??傊?,它無處不在,把民眾遠遠隔離在一邊,,最終固定下法外世界的規(guī)則,,乃至于并不忌憚展示它制造的陰影。除非發(fā)生偶然事件,,比如這一次,,民眾極少知道真相。即便丑陋如本次溫州事件,,至今也沒聽見一聲道歉,。無辜者不僅在平時被欺瞞,事發(fā)之后也遭漠視,。
在這樣的現狀下,,包含著一種習焉不察的危險。權力不放過任何逐利的機會,,它的所得以民眾的失去為代價,;民眾覺得被背叛了,公益成了權貴算計的犧牲品,,甚至還迫使民眾順從于被安排,、被決定的命運。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力,,溫州官員染指安置房得以曝光,,怨聲載道,再次印證并傳達了這種險情,。要是正義不能成為力量,,力量或自尋途徑成為正義。這應該不是危言聳聽,。
伴隨溫州官員購房風波,反對者的憤怒此起彼伏,。各種抗議當轉化為權力階層的不安,,進而真正重視由其傳遞的啟示。最近,,上海低調啟動市管干部的房產申報,,涉及2000名局級、副局級領導,。申報者須寫明本人和配偶及子女購房的時間,、價格、房源信息以及折扣等情況,。盡管申報結果不公開,,只供內部掌握,,但也證明,要求官員公開財產并形成反腐制度的壓力并未離場,。
溫州舊城改建指揮部賣的安置房沒有預售許可證,,肯定違規(guī)。假若事情沒被檢舉,,在權力的傾力操控下,,這些本屬細枝末節(jié),絕不會影響權貴們的盛宴,??墒牵阋杂吧涔俜綉B(tài)度的是,,當地討論此購房丑聞的知名論壇突然以技術原因關閉,,似乎暗示事態(tài)走向的不確定性。雖然噤聲往往呼應著某種立場,,如果權力不想自身演變?yōu)闉碾y,,就不該積蓄民怨,繼續(xù)讓人悲觀,。
![]() ![]() |
- 2009-04-13溫州為什么批準上百官員低價購安置房?
- 2009-04-12溫州官員低價購拆遷安置房改建指揮部占49人
- 2009-04-10溫州回應官員低價購買安置房 稱任何人都可申購
- 2009-04-09網友稱溫州舊城改造安置房被低價賣給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