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為進一步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也不可否認,,我們在改革與發(fā)展過程中也積壓了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有些關鍵的矛盾和問題,成為我們繼續(xù)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礙,。值得警惕的是,,近年來,一些地方,、一些部門把改革當“道具”,,以改革的名義謀取地方、部門和個人的利益,,拖延改革的最佳時機,,擠壓改革的有效空間。
首先,,改革取向“空洞化”,。主要表現(xiàn)為以改革的名義攝取和放大部門和個人利益,使改革的基本價值“空置”,,變成謀取私利的遮丑布,。在“剛性利益”與“柔性價值”的權衡中,由于改革的核心價值缺乏制度的有效支撐,,促使“壟斷財富,、權力財富、暴力財富”膨脹,,結果一點一點地消解了我們一直倡導的核心價值,。壟斷價格、腐敗和權黑勾結腐蝕了最起碼的“社會信任”,。經濟的“過度市場化”推動“公權市場化”邁出了危險的第一步,,公眾對腐敗已見怪不怪,使政府效率和公信力雙雙下降,。強勢利益集團“綁架改革”并以改革的名義使一些改革朝著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發(fā)展,,嚴重擠壓“社會信任”這個成功改革的社會基礎,并最終把改革引入歧途,。例如,,十七大以來,中央一直強調改革的“民生”目的與價值,,這是我們在對以前發(fā)展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重要共識,,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這一共識對我們共度時艱,維護社會穩(wěn)定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而一些地方卻以改革的名義,把公用事業(yè)當成“搖錢樹”,,進行公用事業(yè)私有化,,當然,并不是說公用事業(yè)不要改革,,但改革的路徑和目標決不是私有化,,而是通過管理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效率,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讓老百姓更滿意,。
其次,改革措施“泡沫化”,。所謂“改革泡沫化”,,是指無關宏旨、或口號成分多操作成分少,、甚至明顯地偏向強勢利益集團的改革措施一個接一個出臺,,又一個一個地不了了之,而事關全局的關鍵性改革以各種各樣的借口遲遲不進行,,延緩了最佳改革時機,,積壓了社會矛盾,使“社會信任”這一有效改革的社會基礎遭到了極大的戕害,,深入改革難以為繼,,改革空間進一步縮小。如干部選任過程中的腐敗,,我們出臺了許多考評,、監(jiān)督、民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但效果不佳,,究其根本原因,還是一個如何產生“一把手”的問題,,誰來決定“一把手”的選用,,是群眾決定,還是上級部門決定,,這是遏制選人用人腐敗的“關鍵性改革”,,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許多“泡沫化改革”措施再多,,看起來很熱鬧,,但不可能最終解決干部選任中的腐敗問題。
最后,改革結果“工藝化”,。主要是指一些地方和部門把自己打著改革旗號所進行的改革的結果一律看成是完美的,,不允許批評。這樣的事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我要說的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東西,,我們不能以維持現(xiàn)狀來擠壓或放棄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空間,。改革與發(fā)展無止境,要改革,、要發(fā)展,,社會批評是一個基本的“助推器”。必須真正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切實通過公民社會的廣泛的社會批評,,不斷擴大我國改革與發(fā)展的空間??傊?,中國下一步的改革與發(fā)展,應在價值理念,、路徑選擇和制度安排上有新突破,,特別是在“關鍵性改革”上有實質性突破。謹防用非實質性改革,、泡沫化改革,、改革的名義擠壓深化改革的空間,錯失改革的最佳良機,。(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 2010-08-02俞可平:政府創(chuàng)新的若干關注點
- 2010-07-29順昌:代表“四項”活動推動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
- 2010-07-29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 2010-07-29提高教育工作幸福指數(shù) 促進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
- 2010-07-29幼兒教育不能背離公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