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疆部隊在茫?;脑习资制鸺遥?jīng)歷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到1950年底,,新疆部隊在天山南北修建水渠32條,,總長2470里,,可灌溉耕地127萬余畝,。1951年,,全軍區(qū)播種89萬畝,,收獲糧食4450萬公斤,。1950年到1952年,僅迪化地區(qū)就建起了大中型廠礦企業(yè)12個,,投資總額高達9642萬元,,職工人數(shù)增加了10倍。20萬大軍駐守邊防,,反倒減輕了人民的負擔(dān),,新疆各族人民從中看到了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本質(zhì)。
“他的溫度有三千度”
王震評價自己“粗魯?shù)煤堋?,但實際上他是一個愛讀書,、珍惜人才、能與知識分子交心的人,。在主持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的過程中,,可以用“求賢若渴”來形容他對人才的珍重。
當時的新疆沒有一寸鐵路,,修鐵路需要鋼材,,王震決定建設(shè)八一鋼鐵廠。他親赴上海請陳毅市長幫忙,,聘請具有資本家和冶金專家雙重身份的余銘鈺擔(dān)任八一鋼鐵廠的總工程師,。
1951年,余銘鈺來到新疆,。王震親自到機場迎接,,親自安排余銘鈺在他辦公的新大樓下榻,又為其設(shè)宴洗塵,。王震的熱情和誠意打動了余銘鈺,,決定獻出自己的工廠,舉家西遷,,將工廠的全套設(shè)備以及主要技術(shù)人員和部分工人遷到新疆,。
余銘鈺之子余寧揚回憶說,“他(余銘鈺)說我要到新疆去,。人家汽車能停離我們100公尺左右的地方,,人走進來,這種敬重不是很簡單的,。這么一個官,,我算是老百姓,無非就是希望我貢獻一點技術(shù),?!?/p>
余銘鈺到新疆后,,王震又為他報請國家一級專家待遇,并把當時新疆進口的第一批蘇聯(lián)勝利牌臥車分給了他一輛,。一些人對此很有意見,。王震說,“我分給余專家一輛是因為他能把礦石煉成鋼鐵,,如果你們哪一位也能點石成金,,我王震也送臥車一輛?!?/p>
對于一些因為這樣那樣原因不被信任的知識分子,,只要有真才實學(xué),對新疆建設(shè)有益的,,王震也大膽啟用,。
- 2009-05-15王震視察廈門鐵路地區(qū)
- 2009-05-13憶王震將軍在搶建鷹廈鐵路中的二三事
- 2009-05-13王震率十萬大軍搶建鷹廈鐵路
- 2009-05-13我修鷹廈鐵路時看見了王震將軍
- 2008-04-17王震將軍在河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