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的學習與研究法律的過程中,深感“求實,、創(chuàng)新,、嚴謹、寬容”的治學理念非常重要,。對治學而言,,這四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
求實是治學的根基,。治學之本,,在于學以致用。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術研究不能只關注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甚至 “無的放矢”,、“無病呻吟”,而應密切關注我國理論與實踐所需要探究和回答的問題,。另外,,學者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應將其投入到探究和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中去,。只有聯(lián)系實際的理論,,符合時代需要的理論,才是真正有用的理論,。
創(chuàng)新是治學的追求,。學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科學便難有進步,。一篇文章、一份研究報告,、一本書,,總得在某一方面較之前人的研究有所進步。在學術上要想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一是要勤于思考,二是要有創(chuàng)新勇氣,。人們常說,,做學問要“多讀、多看,、多想,、多寫”。這其中,,多想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養(yǎng)成習慣的。勤于思考,、習慣思考,,才能比別人早一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取得理論突破,。因此,,有人形象地說,當一個人思考問題到了著迷的地步,,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另外,要想創(chuàng)新,,還得有創(chuàng)新勇氣,。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一旦確信了一個真理,,那就必須在科學,、自信的基礎上敢于堅持下去,不說假話,,不嘩眾取寵,。
嚴謹是治學的品格。嚴謹,,首先要求工作態(tài)度必須認真負責,,其次要求思維方法必須科學縝密??茖W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浮躁和馬虎是其大忌。要深知“文章千古事”,,“寧可少些,,但要好些”,力爭大小文章都經(jīng)過反復斟酌,、推敲,。魯迅寫文章經(jīng)常要修改多遍,,把那些可要可不要的字句都刪去,。科研工作者應該具有這種認真的精神,。如果說科學研究像過河,,那么,研究方法就是過河的船與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便是最好的船與橋。
寬容是治學的美德,。做人需要寬容,,治學更需要寬容。由于對問題的認識不同,,學者們的學術觀點也會有所差別,。我們不僅要有敢于堅持真理的勇氣,,有能夠堅持真理的嚴謹態(tài)度和方法,還要有相互尊重的寬容精神,。人非圣賢,,每個人的感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各持嚴謹?shù)膽B(tài)度和敢于為真理奮戰(zhàn)的勇氣進行學術討論,,才能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入。害怕別人批評,,只能說明自己缺少底氣和雅量,,而這樣的學者是難有更大作為的。對于學者是這樣,,對于整個學術界也同樣如此,,因為有比較才有鑒別、有比較才有發(fā)展,。
- 2009-03-23治學術腐敗需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