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第42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1條為了加強對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專家學者聲音
“我們認為,,國務院2001年6月6日頒布,、2001年11月1日開始施行并沿用至今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與憲法,、物權法,、房地產(chǎn)管理法保護公民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的原則和具體規(guī)定存在抵觸,,這導致了城市發(fā)展與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兩者間關系的扭曲,。立法機關應以法制協(xié)調統(tǒng)一原則為基礎,對條例進行審查,,以建立合法,、公平、公正的房屋拆遷法律關系,?!?/p>
——北大5教授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對〈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進行審查的建議》
“拆遷條例第一條中說的‘建設項目’主要是指商業(yè)項目,不是說公共利益,,比如修機場,、高速路、公立醫(yī)院,。
我們講法治,,憲法是最高的,2004年(憲法修改)就限定了征收的公共利益要求,,2007年物權法具體化,,不能允許一些地方政府動用公權力去為企業(yè)拆老百姓的房子,憲法和物權法絕對不能允許這樣做,?!?/p>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 梁慧星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助長了一些地方領導人違反科學發(fā)展觀,過分依賴‘賣地’和發(fā)展房地產(chǎn)業(yè),,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思路,、發(fā)展政策。
由作為拆遷人的開發(fā)商去拆遷被拆遷人的房屋,,由拆遷管理部門去裁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的爭議,,被拆遷人還能企求公平正義嗎?”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姜明安
“物權法所說的基于公共利益的拆遷就是征收行為,。而在拆遷條例中,,大量制度顯然不是根據(jù)征收制度來設計的。
我建議盡快修改,,尤其是要根據(jù)物權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對拆遷條例作大幅度修改。一方面,凡是不符合物權法第42條的精神的規(guī)定,,要予以廢除或修改,。另外,要對物權法的原則性規(guī)定予以具體化,,增強可操作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王利明
- 2009-12-18專家解讀新拆遷草案:被拆遷人有異議可起訴
- 2009-12-17《拆遷條例》期待法治的回歸
- 2009-12-17要改的不僅是“拆遷條例”
- 2009-12-17“拆遷條例”的修改內容亦需廣征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