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內在要求
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首次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合在一起強調“三化”的整體性,,既是我們黨對思想理論建設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新認識。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所固有的實踐性,、時代性、人民性以及不可分割的內在統(tǒng)一性,,決定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同時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大眾化。
作為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產生于實踐,、運用于實踐、發(fā)展于實踐并最終由實踐來檢驗,,它的生命力,、真理價值只有在指導實踐中才能充分實現(xiàn),而社會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賦予它鮮明的民族特色,。列寧指出,,馬克思的理論所提供的只是總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應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于法國,,在法國不同于德國,在德國又不同于俄國,。把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中國,,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歷史時期的實際問題,,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來闡述馬克思主義,,揭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規(guī)律,使之成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
與時俱進地不斷回答實踐提出的最新課題并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奧妙所在,。這就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使之成為適應時代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課題、具有時代氣息的馬克思主義,。
人民群眾始終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是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主體。實踐主體要達到預期目的,,實現(xiàn)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不斷飛躍,,僅靠分散的、盲目的自發(fā)探索是困難的,,而必須有科學的理論指導,。作為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偉大認識工具,馬克思主義毫不隱瞞自己的階級立場,,始終把服務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作為自己的最高價值準則,,馬克思主義只有為人民所掌握,才能變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掌握的群眾越多,,就越能顯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這就要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人民群眾的生動實踐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回答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熱點難點問題,普及和推廣馬克思主義,,使之成為得到普遍認同,、受到真誠信仰,、擁有廣泛群眾的馬克思主義。
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實現(xiàn)了兩次歷史性飛躍,,找到了兩條中國特色道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論成果和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為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引領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堅強領導核心提供了根本保證,。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適應形勢任務發(fā)展的新要求,,解決我國發(fā)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迫切需要我們緊緊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向前進。
- 2009-11-02田培炎:把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著力點
- 2009-11-11田培炎: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 2009-11-11田培炎: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 2009-11-16田培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四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