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原理上講,,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歷史高度,概括著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從社會本質特征上講,,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集中體現著一種社會理念,。從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上講,,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理論體系,涵蓋著一種社會制度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等領域的各種專業(yè),。而中國道路的形成,,從理論上劃分,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階段,基本屬性是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直至形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理論體系,。
一、中國道路的哲學原理
從思想信仰的角度上講,,中國道路屬于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范疇和意識形態(tài),,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任何國家都有國情,,國情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屬性,。這個基本屬性從廣義上講就是民族性,從微觀上講,,就是一個地域的習俗,、文化符號,而從理論上講,,這種屬性就是一種制度因素的存在,,既一種制度的社會實踐性。實踐性是一種理論體系存在和發(fā)展的動態(tài)表現,,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形成過程中,總要接受社會的檢驗,,才能在探索中形成一種新制度,。
中國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歷史高度和時代高度,既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在發(fā)展和探索中吸收著中國元素的基本東西,,用中國概念組成中國特色的哲學原理,既發(fā)展中產生的馬克思主義新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之本,,也是建立中國道路的基本因素,。
中國道路從辯證的角度上分析,發(fā)現其既有傳統(tǒng)元素的表現特征,,又有時代發(fā)展的時尚因素,,尤其在多元化、多格局的國際背景下,,中國道路從來沒有脫離世界發(fā)展趨勢的軌跡,,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馬克思主義的本色就是發(fā)展和求索,。
中國道路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它在繼承中接受著傳統(tǒng),,它在發(fā)展中溶納著世界上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性事物。中國道路也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它在傳承中標新立異發(fā)展著中國的特色,,它也在探索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既為人民服務的廣泛性和基本屬性,,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基本原理,。
中國道路不是一種偶然的現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中國道路從哲學和理論屬性上講,,它不是抽象的,它的哲學化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普遍化在于它的中國化,,它的中國化就是在判斷中實踐,在純粹理性中判斷,,在實踐理性中判斷,,在判斷力中判斷,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科學判斷,。判斷和實踐是中國道路的哲學元素,。
二、中國道路的特色性在于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就在于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高度,。
現在,國學的興起,,有人想否定馬克思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流行,有人欲否定馬克思主義,。國學派認為,,馬克思主義是西方的產物,,符合西方的價值觀,。西方資本主義派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哲學的極端,,因為資本主義雖是科學文明在初級階段的催生物,,但其信奉因果。某種程度上,,資本主義的理論成果處于國學的一個階段上,。資本主義的一些市場屬性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種調節(jié)性手段,其相同性都統(tǒng)一于公益性這個概念中,。社會主義更注重用執(zhí)政的方法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崇高使命,。
- 2009-10-20王宏:探尋“中國道路”的靈魂
- 2009-10-12專家談60年執(zhí)政啟示:“中國道路”還未完全定型
- 2009-10-09國慶盛典啟示:“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
- 2009-10-07“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
- 2009-09-29人民日報:走向復興的“中國道路”
- 2009-09-24人民日報評論員:世界矚目的“中國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