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問題
一些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不強,有的軟弱渙散,,有的領域黨組織覆蓋面不廣,,部分黨員黨員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黨在基層的領導工作越來越多地需要發(fā)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在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明確提出“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要求,這是黨在新形勢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任務的提出,,是由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當前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決定的,。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中國社會組織形式和人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突出地表現在社會基層組織的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和功能變化中,,表現在基層群眾與各種社會基層組織的關系上,。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行政權力的約束力在明顯弱化,,群眾與基層組織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由過去更多地體現為行政統(tǒng)屬關系,,轉變?yōu)榻洕ダ头菣嗔τ绊戧P系。加之基層民主的發(fā)展,,群眾在選擇基層組織領導方面自主權擴大,,都使得黨在基層的領導工作越來越多地需要發(fā)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黨在基層組織中的領導干部個人的非權力影響力,。這種變化,自然會對基層黨組織領導的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如有知識,、有文化、辦事公道,、為人正派,、不謀私利、能夠帶領群眾致富,、能夠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工作,、能夠為困難群眾排難解憂等等,一句話,,就是需要更高素質的“能人”,。
然而,黨在社會基層的領導是一種組織行為,,不是一種個人行為,,不能指望少數或個別“能人”去包打天下。如果只有少數或個別“能人”在發(fā)揮作用,,那么,,一是黨的組織在基層群眾中的整體影響力不但不能很好發(fā)揮,甚至會被弱化,,群眾只看到某個“能人”,,而看不到黨的組織;二是把一方工作成敗寄托在某個“能人”身上,,寄托在他們的個人素質和品質上,,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搞得不好,還會形成某些地方的人治局面,,造成個別人說了算的結果,,這樣的例子在目前的社會基層組織中并不是沒有;三是隨著個別“能人”威信的提高和權力的膨脹,,會在黨的基層組織中造成新的矛盾,,出現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的現象,不利于黨的基層組織發(fā)展,。所以,,我們要建設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所謂隊伍,,就不是指個體而是指群體,,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形成組織優(yōu)勢,,形成黨員的集體影響力,,顯示黨的組織作用,防止上面所說的情況發(fā)生,。
- 2007-12-09學者型官員不見得都是高素質
- 2009-10-21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