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會上各方充分發(fā)表了意見,。我們知道的主要有博古的正報告,,周恩來的副報告,張聞天的反報告,,毛澤東,、王稼祥,、朱德,還有何克全(凱豐)的發(fā)言等,,可以說他們代表了參會人員的各個方面,,表明了各自的立場,各種觀點產生了激烈碰撞,。表面上看,,這次會議充滿尖銳矛盾和沖突,爭辯激烈,。但背后也有一個人心所向的大趨勢,,甚至包括李德、博古也在追求的共同目標:這就是改變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出發(fā)以來,,紅軍疲于奔命,、被動挨打的境況。只是怎樣改變的思路和方法差異巨大,。
會議民主表決,,通過了四條決定:“1.毛澤東增選為政治局常委;2.指定洛甫起草會議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后發(fā)到支部中去討論,;3.常委中再進行適當分工;4.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為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笨梢哉f,毛澤東進入黨和紅軍的核心領導班子,,體現(xiàn)了黨心軍心的最大意愿,,這是遵義會議最大的民主體現(xiàn)。正是這一民主的結果,,使遵義會議成為黨和紅軍生死攸關的重大歷史轉折,。
博古同志是會議的主持人,又成為會議批評的主要對象,,但他沒有在會上利用職權壓制不同意見,,從始至終主持了這個否定自己的會議
問:對會議的決定,特別是批評自己的決定,,博古等領導同志是一個什么樣的態(tài)度,?
張:作為黨的紀律,議事和會后執(zhí)行決議,,服從組織決定是民主集中制的根本要求,。在會議過程中,,一方面,李德,、博古受到大家批評,,被罷免了軍事指揮權力。特別是博古同志,,他是會議的主持人,,又成為會議批評的主要對象,但他沒有在會上利用職權壓制不同意見,,而是讓大家把話充分地講了出來,。從始至終主持了這個否定自己的會議。后李德在回憶這次會議時說,,“博古直至最后還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是他表示同意對個別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決策的批評,并愿意為實現(xiàn)遵義會議確立的路線忠誠地進行協(xié)作,?!彼枷腚m不通,但仍服從并執(zhí)行了組織決定,。而李德,,他說:“我請求允許我在第一軍團呆一段時間,使我能夠在前線的直接實踐中更好地認識毛所大肆強調的中國內戰(zhàn)的特殊性,?!边@也是難能可貴的。說明他們雖然犯了錯誤,,但他們遵守黨的紀律,,堅持了民主集中制,他們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服從真理,顧全大局,,服從于內心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追求,。有堅強的黨性。
會后中央對犯錯誤的同志沒有過多追究個人責任,,繼續(xù)給他們安排適當?shù)墓ぷ?,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李德,、博古在會上沒有完全接受大家的批評,,不能完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黨就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步提高思想認識,,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保證了全黨全軍的團結。所以說遵義會議是一次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成功的會議。這為后來黨和紅軍戰(zhàn)勝張國燾分裂主義奠定了基礎,,博古,、李德和凱豐關鍵時刻都堅定地站在毛澤東正確意見一邊。
為什么要提出“遵義會議的延續(xù)”這個概念,,在“遵義會議的延續(xù)”這個階段,,又是怎樣體現(xiàn)民主集中精神的
問: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遵義會議的延續(xù)”這個概念,您為什么要提這樣一個概念,?這與研究這段歷史有什么關系,?
![]() ![]() |
- 2009-10-14十七屆四中全會勾勒黨建路線 從基層推進黨內民主
- 2009-10-13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 2009-09-28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內民主發(fā)展的軌跡
- 2009-09-08協(xié)商民主是解決上訪問題的有效方法
- 2009-09-08民主黨革新之路任重道遠
- 2009-09-03民主,,扎根在廣袤的田間地頭
- 2009-09-03新中國60年民主政治建設足音鏗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