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援哥”:避難設計是生存關鍵
參與智利礦難救援唯一中國人回顧經(jīng)歷,,救援中多通道同時開掘,會向家屬講解救援方案和進展
- 對話人物
郝恒 三一重工集團工程師,,參與了智利圣何塞礦難救援
- 對話動機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銅礦發(fā)生礦難,,33名礦工被困69天后全部獲救。作為唯一直接參與礦難救援的中國人,,工程師郝恒被稱為中國“救援哥”,。他前天回到了上海,受到熱烈歡迎。
郝恒在參與救援的過程中,,見證了生命的頑強,,也觀察到國外救援手段如何給國內(nèi)礦難救援以借鑒和啟發(fā)?!醣緢笥浾?孔璞
【參與救援】
作為器械技術人員參與
新京報:礦難發(fā)生時,,你在智利嗎?救援任務是怎么落在你身上的?
郝恒:我是作為技術維護人員參與救援。
智利礦難發(fā)生后,,當時多家公司競標最后利用吊裝設備的救援行動,。我們的合作伙伴,智利的BURGER公司提出的,,以我們生產(chǎn)的履帶起重機作為主要設備的現(xiàn)場救援方案勝出,。
我是三一重工智利分公司的服務部經(jīng)理,一直在智利負責設備維護和保障工作,。
新京報:作為技術人員,,你在救援現(xiàn)場主要從事哪些工作?
郝恒:主要是維護這架大機器的穩(wěn)定。因為這臺機器自重就有300多噸,,會造成地面沉降,,此外還會受風速、土地質(zhì)地和坡度的影響,。我需要把這些不安全因素全部考慮到并進行應對,。
新京報:你是什么時候抵達現(xiàn)場的?
郝恒:我們是10月6日到達的,當時現(xiàn)場沸騰了,。當?shù)氐碾娨暸_不斷派記者過來拍攝這個來自中國的“龐然大物”,。機器很大,給人一種穩(wěn)重踏實的感覺,。一名被困礦工的母親跟我說,,這臺由中國制造的機器的到來讓她看到了希望,她相信很快會與兒子團聚,。
新京報:當時救援狀況進展到哪一步了?
郝恒:我們到的時候,,救援通道已快要打通了。我們過去,,就是為了配合完成關鍵的最后一步———把礦工順著救援通道拉上來,。
這些礦工是8月5日被困井下的,救援第一步首先是打通輸送管道,,將藥物和信息輸送下去,。第二階段是打鉆救援通道。
我知道的是打了兩條(實際打了三條,,從8月30日開始),,因為下面都是巖石,,進行很不順利,所以最初有圣誕節(jié)才能救出來的說法,。后來救援通道打得很快,。
- 2010-10-13智利礦難救援面臨三種結(jié)局 均有后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