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僑作曲家谷建芬:寄情以歌 傳承經(jīng)典
2019-03-19 15:15:0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歸僑作曲家谷建芬:寄情以歌 傳承經(jīng)典 作者 馬秀秀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歌》歡快奔放的旋律,,從小型掛墻音箱里緩緩流出,,不禁讓人心生愉悅。 “我老伴給這首歌打100分,?!闭劶按耍髑夜冉ǚ乙荒樞牢?。 近日,,中新社記者在北京拜訪了這位老人。雖然已至耄耋之年,,但一頭黑發(fā)的她看起來精神矍鑠,,眼神堅定而溫和。 谷建芬在日本度過童年,,母親很重視對她的音樂啟蒙,。6歲時,,她隨家人回到中國,,定居大連,音樂一直在她生命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幾十年藝術生涯中,,谷建芬創(chuàng)作作品近千首,,享譽海內(nèi)外,被譽為“改革開放后最重要的通俗音樂創(chuàng)作者”,?!赌贻p的朋友來相會》《思念》《滾滾長江東逝水》等廣為傳唱;《綠葉對根的情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是中國人》等寄托著她對祖國的眷念,。 “國外很多僑胞都聽哭了,。”談及自己在國外哼唱《我是中國人》,,谷建芬說被許多僑胞的反應感動到,,是音樂讓大家找到歸屬感。 谷建芬告訴記者:“曾記得有人說,,任何時代作家只是人類很小的一部分,,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和人民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把藝術創(chuàng)新與社會良知雙重責任一肩挑起,。” 她是這么說的,,幾十年來也是這么做的,。 20世紀80年代,谷建芬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辦了“谷建芬聲樂培訓中心”,,培養(yǎng)出一大批優(yōu)秀歌手,如蘇紅,、毛阿敏,、那英、解曉東,、孫楠等,,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2005年開始,,70歲的谷建芬決定專心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歌曲,。她從唐詩宋詞中遴選出一批適合當代少兒演唱的作品,譜寫成節(jié)奏明快,、易學易唱的《新學堂歌》,,讓孩子更快樂地親近、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經(jīng)典,。 為了能讓樂曲更朗朗上口,,谷建芬會對歌詞進行創(chuàng)新,。作為《新學堂歌》中的第49首,《敕勒歌》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這一句之后,多出一連串擬聲詞“代幾個代”,,將草地上牛羊奔跑的歡樂場景描繪了出來,。 歷時13載,谷建芬后期克服老伴和小女兒相繼離世的傷痛,,堅持完成“創(chuàng)作50首”的承諾,;自掏腰包承擔了《新學堂歌》創(chuàng)作中錄音棚、演唱者,、演奏者,、配器、編曲的各種費用,。她所做的這一切,,只因一個樸素的愿望:讓孩子們能“有好歌兒唱”。 目前,,《新學堂歌》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地進行推廣,。當最先完成的古詩詞歌曲被稚嫩的童聲唱出來時,谷建芬泣不成聲,。 谷建芬也已經(jīng)開始在海外宣傳《新學堂歌》,,以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她提到,,日本有一所小學的孩子和老師聽了這些歌曲之后,,為中華古詩詞的韻律之美而贊嘆。 谷建芬說,,傳唱中國古詩詞,,絕不是三天兩天,也不是三年五年,,而是讓經(jīng)典陪伴一代代孩子長大,。(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