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名家張怡凰:潮劇是我的終身事業(yè)
2019-02-22 15:19:0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張怡凰在排練,?!±盍琛z 中新網(wǎng)廣州2月19日電 題:潮劇名家張怡凰:潮劇是我的終身事業(yè) 作者 李凌 從藝30多年,張怡凰從潮汕唱到廣東,、從廣東唱向全國,、從全國唱出海外,。今晚,她將唱著潮劇《觀燈》,,登上央視2019年元宵聯(lián)歡晚會,。 源初:喜愛與堅持 小時候的張怡凰在母親的熏陶下,有著與同齡人不同的喜愛,。南澳島上潮劇演出,,場場必看,家中亦不時搭起簡易的潮劇小舞臺,。張怡凰15歲那年,,陪著姐姐去考戲校,自己順道“練膽”,,卻不曾想到天資得到賞識,,在5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功被選進戲校,,由此踏入潮劇的演藝之路,。 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來概括戲校四年的生活,,再合適不過,。張怡凰深知,戲曲演員必須是全面的,,不單單是站在臺上會唱、會抖幾個水袖,而是要能文能武,。憶起四年中的艱辛,,張怡凰稱,那時候的自己,,腿并不是很軟,,她便用腰帶綁上十幾塊磚頭,吊在腿部中間,,然后再壓腿,,從早到晚長久地練下來,腿變軟了,,但是不科學的練習方法,,也讓筋骨的傷永久地留了下來。也正是這份執(zhí)念,,讓她在19歲時,,用一曲靈動的《白狐仙》博得廣東潮劇院一團團長青睞,走上了潮劇演藝人生的康莊大道,。 創(chuàng)新:阻力與堅守 張怡凰第一次接觸“咽音”,是在進入廣東潮劇院一團,,聽一位北京教授的講解,。張怡凰覺得,這種科學的發(fā)音方法,,正是她想要的,。后來張怡凰北上中國戲曲學院求學,始終沒有忘記教授所講的發(fā)音方法,,除了校內課程外還專門請了一位聲樂老師,,帶她學習“咽音”,不斷拓寬自己的演唱道路,。 張怡凰與從新加坡遠道而來的潮劇戲迷交流,。 李凌 攝 但當時,,身邊出現(xiàn)很多不同的意見,,不少人認為張怡凰的發(fā)音是高腔花腔、是美聲唱歌,,不是正統(tǒng)的潮劇發(fā)音,,缺少了潮味。然而,,張怡凰始終堅持自己,,將獨特的“咽音”與潮劇唱腔結合起來,,摸索出一種既不失潮劇韻味且又字正腔圓的發(fā)音方法。 最終實踐證明,,“咽音”確實是一種比較科學的發(fā)音方法。在戲臺上,,一本戲唱下來兩小時左右,,一般一個晚上唱兩本,不少演員唱到后面便沒有足夠的氣力,,但是越到后面,,越是重頭戲,越是需要高亮的嗓音,。這時候,,“咽音”的優(yōu)點凸顯,張怡凰憑著獨特的唱腔,,越到戲曲結尾處,,嗓音越發(fā)高亮有力,越發(fā)酣暢淋漓,。這聲獨特的嗓音,,雖然歷經(jīng)他人的不解與反對,但是在張怡凰的堅守之下,,成功破除障礙,。在此后的表演中,改良的唱腔讓張怡凰收獲了諸多榮耀,,可以說,,堅持創(chuàng)新唱法,,唱開了她的潮劇發(fā)展道路,。 2007年,張怡凰獲得了第23屆梅花獎,,填補了潮劇女演員“梅花獎”的空白。張怡凰的那場《東吳郡主》給觀眾帶來了極大震撼,,從人物形象,、服裝,、道具,、舞美到燈光設計,所有的一切都讓人耳目一新,。也正是這部劇,,以創(chuàng)新的制作手法和張怡凰獨特的演繹,吸引了很多青年觀眾,,讓很多人開始喜歡看潮劇,,帶來了潮劇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雙豐收,。 發(fā)揚:魅力與傳播 30多年的演藝生涯,2008年,,張怡凰接任廣東潮劇院副院長和團長,;張怡凰先后隨團赴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演出,。1999年,出版了《張怡凰個人唱腔專輯》,,2001年在日本舉辦了個人的演唱會,成為廣東第一個到日本去開演唱會的潮劇演員,。 談及潮劇的魅力,,張怡凰憶起2009年去泰國演出,一位90多歲的觀眾在見到她后十分激動,,直說“幸好有你陪我”,。原來,那張1999年發(fā)布的專輯,,十年來每天都在陪伴著老人,,朝夕不止。 讓張怡凰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香港的戲迷,。“他見到我,,邊說邊哭,,終于見到真人了!”張怡凰未曾想到,,原來一個大男人,,可以喜歡潮劇到如此地步。 張怡凰在《東吳郡主》中的演出劇照,?!∈茉L者提供 攝 張怡凰說:“有潮水的地方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劇,,聽潮劇,,是刻在骨子里的習慣與熱愛,。” 2015年,,張怡凰退下團長一職,,但是她并未離開舞臺和觀眾,而是開啟了轉型演出,,并致力于潮劇的傳承發(fā)展。近兩年,,張怡凰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戲迷們從喜歡聽戲、看戲,,到喜歡唱戲,、演戲,登臺演唱水平不亞于專業(yè)演員,。張怡凰覺得,,這是戲迷們給她的一種刺激、壓力,,也是動力,,讓自己更進一步去提高自己的唱腔,如同打擂臺那樣,,若專業(yè)比不上非專業(yè),,則是失態(tài)。于是,,張怡凰也參與到這類互動中,,通過這個平臺,在推廣普及潮劇的同時提高演繹水平,,并且讓更多人喜歡潮劇,。(完)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