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圓滿落幕
2018-10-29 16:37:14?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圓滿落幕 人民網(wǎng)北京10月29日電(鄭海鷗,、白春陽)歷時14天的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日前落下帷幕,。26日晚,,音樂節(jié)迎來收官之作,大提琴家馬友友,、琵琶演奏家吳蠻,、絲綢之路樂團與杭州愛樂樂團合作演奏音樂節(jié)委約新作《逍遙游》,再度為首都觀眾帶來美妙體驗,。 中外聯(lián)合打造“音樂絲路” 中國古典名篇《逍遙游》為莊子表達物我兩忘,、閑適自得的心境所作。本次音樂節(jié)委約作品取自《逍遙游》中的意象,,用音樂語言抒發(fā)當代人對自由放達生活的追求,。 演奏者之一的馬友友為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于2000年組建了絲綢之路樂團,,希望將古絲路沿線的聲音重新介紹給世人,。此次樂團登陸音樂節(jié),十余位藝術家來自海外,,有效增進不同文化間的碰撞交融,。 吳彤、吳蠻,、雷佳與樂團一起,,為觀眾呈現(xiàn)云南迪慶藏族民歌《美人》、奇克·柯瑞亞《西班牙》,、吳彤《水路》等風格多樣的音樂作品,,打造出包羅萬象的“音樂絲路”,。 “新銳劇目+名家名團”模式豐富音樂節(jié)厚度 自今年6月,,鄒爽接棒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后,音樂節(jié)歌劇板塊一改往年主推西方經(jīng)典劇目的風格,,將關注點移至先鋒制作,,打造新銳單元與名家名團交相輝映的音樂饕餮。 23日晚,,半舞臺式《切膚之痛》亮相北京,,銳意創(chuàng)新的藝術氣息拂面而來。作曲家添加了玻璃琴和古大提琴的使用,,用現(xiàn)代音樂技法賦予兩種古老樂器以新生,。歌唱家們在演繹情節(jié)時也會評論自己的言行,表明故事虛構性,、降低對觀眾的精神沖擊,。 另一部新作音樂劇場《消失人的日記》根據(jù)捷克作曲家雅納切克的聲樂套曲改編,反映青年人對愛情的熱切追求,。比利時導演伊沃·馮·霍對原作進行戲劇化處理,,打造出具有想象空間的全舞臺版本,。改編自蒙特威爾第同名歌劇的浸沒式歌劇《奧菲歐》也有獨特看點。 延續(xù)往年傳統(tǒng),,本屆音樂節(jié)依然星光熠熠,、大家云集。從波蘭鋼琴家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致敬伯恩斯坦,,演奏《第二交響曲“焦慮的年代”》,,到72歲高齡的奧地利鋼琴家魯?shù)婪颉げ己召e德挑戰(zhàn)貝多芬五首鋼琴協(xié)奏曲;從中生代大師埃薩-佩卡·薩洛寧率英國愛樂樂團與齊默爾曼合奏,,到愛沙尼亞指揮大師帕沃·雅爾維與瑞士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上演交響大戲,,音樂節(jié)杰作不斷、高潮頻出,、好評如潮,。 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成立于1868年,是瑞士乃至西歐地區(qū)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今年適逢樂團成立150周年,,指揮大師帕沃·雅爾維、格魯吉亞女鋼琴家卡蒂婭·布妮婭什維利與樂團一起,,演繹了拉赫馬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馬勒《升C小調第五交響曲》,,整場音樂會持續(xù)2小時之久。 公益活動精彩紛呈,,直播拉近受眾距離 本屆音樂節(jié)另一亮點,,是公益惠民活動的舉辦。除了延續(xù)較低的票價政策外,,公益活動在全部演出中的比例也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兩周內,音樂節(jié)相繼獻上大師班,、講座,、兒童音樂會等13場公益活動。魔術圈默劇團為兒童樂迷上演《莫扎特奇遇記》免費音樂會,;在《西區(qū)故事》電影交響音樂會及《奧菲歐》,、《消失人的日記》等歌劇演出前,也舉辦一系列導賞與藝術講座,;大提琴家馬友友還在大師班中邀請小朋友登臺演奏并指導其掌控琴弓,。 此外,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全面推出網(wǎng)絡直播,在騰訊藝術,、庫客音樂,、愛滿地古典音樂頻道、新浪微博等平臺對9場演出進行實況直播,?!秺W菲歐》世界首演當天,首度開啟圖片直播,,超過3萬人線上見證“奧菲歐與歐律狄刻”的婚禮時刻,。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