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涵養(yǎng)文化自信,,讓重陽節(jié)更具時代價值
2018-10-15 14:44:37? ?來源:陜西傳媒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敝仃柟?jié),,又稱“重九節(jié)”“曬秋節(jié)”“踏秋節(jié)”?!兑捉?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jié),,2006年重陽節(jié)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時光變遷,重陽節(jié)逐漸衍生出了登高“辭青”,、出游賞景,、賞菊、插茱萸等民俗活動,。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魏晉人所作《西京雜記》中,,曾記載西漢民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則曰:“九月九日,,四民井籍野飲宴,。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中也如是寫道:“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節(jié),,要傳承孝道,。“萬善德為本,,百行孝為先”,。一個人所受恩惠莫重于父母,父母是生養(yǎng)我們的人,?!白佑B(yǎng)而親不待”,重陽節(jié)之際不妨多陪陪父母,,讓他們放松身心,、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事實上,,孝親敬老之心就應常有,、常在,要把尊老,、敬老變成日常行動,,讓重陽節(jié)蘊含的孝思紛揚、愛意濃厚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滋潤我們的道德精神之根,,涵養(yǎng)我們的精神家園。 重陽節(jié),,要學會感恩,。“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感恩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這一世的生命,。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由祭祖、敬老,、孝親開始,,這種感恩的精神可以感召更多的人,。畢竟若我們能夠常懷感恩之心,“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則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人生也會因之更加多彩。 重陽節(jié),,要矢志愛國,。“家國兩相依,,有國才有家”,。家是溫暖幸福的源泉,國是遮風避雨的港灣,。慶祝重陽節(jié),,我們不僅僅要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根基,更應延續(xù)家國發(fā)展的傳承力量,。不負這個時代,,我們就應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情懷,,把強烈的愛國熱情轉換成為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的具體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地干好本職工作,,讓青春綻放最美華章。 時光易逝,,傳統(tǒng)不老,。在歷史長河中,一個個民族節(jié)日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jié)慶活動久久流傳,。重陽節(jié)是一個承續(xù)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和美好的節(jié)日,,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內涵和價值更應為人所真正認知并深深銘記,。最起碼而言,,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范,這一傳統(tǒng)中國節(jié)既有助于激活歷史傳統(tǒng),、喚起文化記憶,,也能夠涵養(yǎng)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秦平)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