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在第十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的一處展臺里,,擺放著一把閃爍著刺眼寒光的長劍,劍身青光锃亮,,寒氣逼人,,引人注目。劍身上方還有如同水銀一般的古字寫著“湛盧”二字,。這把湛盧云龍劍在博覽會嶄露頭角,,最終獲得第十一屆福建省工藝美術(shù)精品“爭艷杯”大賽銀獎,而它的鑄造者就是福建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湛盧寶劍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南平市工藝美術(shù)大師范志華,。 第十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湛盧寶劍展區(qū)。受訪者供圖 有著千年美名的南平市湛盧山是湛盧寶劍的發(fā)源地,,春秋時期,,歐冶子在此鑄得號稱“天下第一劍”的湛盧寶劍。傳聞,,此劍可讓頭發(fā)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至今,,湛盧山下依然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寶劍的歷史傳說。 五尺童子的木劍 鑄劍師范志華,。陳偉凱攝 出生在松溪縣城北門的農(nóng)家小孩范志華,,打小聽聞著這些神奇?zhèn)髡f,背誦著杜甫的“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李白的“空余湛盧劍,,贈爾托交親”等詩句,幼小的心里埋上了一顆向往的種子,。 景仰歐冶子,,喜歡湛盧劍,像所有喜歡刀劍的男孩兒一樣,,范志華的童年總是和伙伴們打鬧,,手里那只短小粗糙的木劍就是他還未察覺的夢想。 范志華展示湛盧寶劍,。鄭正華攝 木劍粗糙易折,,沒多久就壞了,后來他用毛竹做劍,,毛竹堅韌不易斷,,這給童年的范志華開啟了鑄劍的第一課:好劍得要好材料。 “后來,,一有空我就去縣里的鐵匠鋪,,幫鐵匠干干小活,、打打下手,。”看鐵匠一下一下敲打著燒得通紅的鐵塊,,模樣逐漸成型,,范志華心里的那顆種子漸漸發(fā)芽。那時他想,,以后自己能鑄造一把劍就好了,。 初出茅廬的鐵劍 磨劍。受訪者供圖 年幼時期埋下的種子,,終于在他17歲的那年生根發(fā)芽,、破土而出。在問及為何選擇鑄劍時范志華連連搖頭,,他說:“我也不知道具體原因,,就是很喜歡,打小就喜歡,,說不清,。”劍對他而言,,是一種難以用言語厘清又無法割舍的情懷,。 這樣的感情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俗話說“世上有三苦:打鐵、撐船,、賣豆腐,。”但范志華二話不說,,拎著行李就到楊振條那里學(xué)藝,。“打鐵是真的苦,,每天要在900多度的爐子前烤著,,一塊十多斤的鐵塊要鍛打上千下才能成型?!贝蜩F時,,范志華一手拉著風(fēng)箱,時緩時急,,另一手不停地翻著通紅的鐵塊,,一錘錘的鍛造更是火花四濺,即使隔著褲子,,依舊能感受到火花灼傷皮膚的刺痛,。頭幾個星期,范志華手上的血泡就沒好過,,可放棄的念頭從未有過,,和他同期的師兄弟們接二連三地離開了,他是為數(shù)不多咬牙堅持下來的人,。 捶打,。受訪者供圖 打鐵是一門手藝活,選料,、加溫,、盯火候、錘打,、淬火,、磨口……除了工序繁雜外,最難的就是敲形這部分,,一開始,,范志華根本沒法掌握鐵錘的力道。他心里也急,,就每天比師傅早上班兩個小時,,經(jīng)常別人都下班了,他還在爐子前,。經(jīng)過不懈努力,,范志華終于能精準地判斷打鐵力度和煅燒溫度,,形狀各異的鐵料在他手里“聽話地”被打造成各種精美鐵器。 回想起自己打造的第一把鐵劍,,范志華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當(dāng)時的激動心情,。盡管對比師傅的精美手藝,它仍有許多不足與粗糙,,但這一點兒都不影響他的快樂,。 堅毅少年的寶劍 范志華展示湛盧寶劍。受訪者供圖 關(guān)于湛盧寶劍的傳說眾多而悠久,,人們只知道它被幾個帝王擁有,,是權(quán)威瑞兆的象征。它的鍛造技藝卻遙遠,、無可追溯,,以至于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1985年初的一天,,美國華裔華人黎達沖從古籍中看到有關(guān)湛盧寶劍的記載,,他抱著嘗試的心情,投書松溪縣政府,。松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隨即找到下屬五金社的藝匠們,。盡管師傅楊振條打鐵鑄刀劍技藝精湛,,但對于“湛盧寶劍”這個活依然十分慎重。范志華心里清楚,,湛盧寶劍雖坐擁“天下第一劍”的美名,,可它的鍛造技藝早已失傳,目前根本沒人知道“秘方”,。 為了找到鑄劍的精髓,楊振條讓徒弟范志華到縣文化館,、縣政協(xié)翻閱了大量古代鑄劍術(shù)的資料,。在自家院子里壘起打鐵的火爐,搭好棚子,,擺上風(fēng)箱,,師徒幾個圍著爐子煅、鏟,、磨,、刻、淬,、嵌……滴滴汗水把一把把廢劍擺上了成功的天平,。 湛盧寶劍,。受訪者供圖 經(jīng)過4個月的努力,一把有著寒光閃閃,、劍脊直挺的寶劍在小小的院子里誕生了,。這一年,范志華22歲,,重現(xiàn)天日的湛盧寶劍就像是對他當(dāng)初奮不顧身選擇鑄劍事業(yè)的饋贈一般,。 師徒二人把老祖先的傳統(tǒng)技藝很好地保留下來,又用不同材料,、錘打辦法,、淬火方式、磨光技術(shù)打出單劍,、軟劍,、手杖劍、獅頭劍,、龍頭劍等不同品種的劍,,以此為創(chuàng)新鍛造出更多的劍來。 而立之年的利劍 范志華與徒弟鑄劍,。受訪者供圖 此后,,師徒二人攜手創(chuàng)辦了“福建省松溪縣湛盧寶劍廠”。盡管那時的范志華已經(jīng)學(xué)成出師,,但在帶學(xué)徒這件事上卻事事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松懈。 湛盧寶劍的鍛造復(fù)雜,,僅劍身部分就要經(jīng)過28道工序,。早晨七點半,范志華就和徒弟們生起火爐,,在高溫下折疊敲打,,一打就是一整天?!叭四Φ匿h利,,劍磨人的耐心?!鼻f次的磨礪才能使寶劍寒光逼人,,千萬次的磨煉才能磨出一個匠人。范志華總是對徒弟這樣說,,但是卻沒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 2001年,早年如火如荼的寶劍行業(yè)漸漸式微,,縣政府公開拍賣“湛盧牌”寶劍商標,。范志華如愿以償拍到了“湛盧牌”寶劍的商標專用權(quán)后,,投入大量資金,為湛盧寶劍換“新裝”,,與市面上假冒偽劣的“湛盧劍”徹底劃清界限,。此時,他一門心思想要做好“湛盧劍”的品牌,。 湛盧寶劍,。松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盡管每年都從營業(yè)額中提出10%用于湛盧寶劍的宣傳,但寶劍的效益仍然無法達到預(yù)期,,提升寶劍的質(zhì)量顯得尤為必要,。為此,范志華花了大量時間琢磨著如何將湛盧寶劍做得更好,。最后,,他將目光落在寶劍易生銹的問題上。這是范志華的“心病”,,即便閱過無數(shù)古籍的他,,也沒能從先人的記載中得出答案?!半m然傳承了古人鍛造湛盧寶劍的‘秘方’,,但寶劍易生銹這個問題難以攻克,如果我做到了,,一定會讓湛盧寶劍更上一層樓,。”于是,,范志華決定結(jié)合現(xiàn)代科學(xué)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去到各個高校學(xué)習(xí)金屬學(xué),虛心地向教授們討教,。 “為了找到合適的金屬,,我前前后后嘗試了各種金屬元素,最后確定了‘鎳’,。但金屬的配比又是個問題,,要反復(fù)試驗才能找到最佳比例?!苯?jīng)過三年的學(xué)習(xí)研究、反復(fù)地鍛造試驗,,范志華終于找到了解決方法,。因此,湛盧寶劍質(zhì)量和價格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賣得最貴的收藏劍價格高達五六萬元,,中等劍價格一般也在幾千元左右,。 武夷學(xué)院學(xué)生參觀湛盧寶劍文化展示廳。受訪者供圖 至此,,范志華才真正地將“湛盧劍”的品牌做活了,,他的產(chǎn)品銷售至世界各地,猶如利劍一般屹立于萬千刀劍之上,,與九龍窯珠光青瓷,、松溪版畫一起,被納入“松溪三寶”,。 如今,,年近六旬的范志華依然積極參加各種博覽會,為福州大學(xué)的學(xué)生演講,,他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湛盧寶劍,、了解湛盧寶劍??v觀一生,,鑄劍貫穿了他迄今為止的整個人生,盡管其中的艱辛與困難不為人道,,但他仍然樂在其中,。范志華說,參與湛盧寶劍的重現(xiàn),、做活湛盧寶劍的品牌,,是他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本網(wǎng)記者 肖練冰 鄭正華) |
有著千年美名的南平市湛盧山是湛盧寶劍的發(fā)源地,。春秋時期,,歐冶子在此鑄得號稱“天下第一劍”的湛盧寶劍。至今,,湛盧山下依然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寶劍的傳說,。
由于歷史變遷,湛盧寶劍及鑄造工藝失傳,。直至1985年,,松溪藝匠們根據(jù)史料,整理,、研究,、挖掘傳統(tǒng)工藝,使失傳已久的古劍重放光彩,。為做好“湛盧劍”的品牌,,范志華攻克了寶劍易生銹的難題,并通過參加博覽會,、開課入校園的方式,,力爭讓更多的人知道湛盧寶劍,、了解湛盧寶劍。
“人磨劍的鋒利,,劍磨人的耐心,。”——范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