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意外撞死他人 主動投案就可緩刑?
2020-09-17 07:23:17? ?來源: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斑馬線是行人在道路上的“生命線”,,機動車駕駛者在行經斑馬線時應注意觀察行人動態(tài),,并且減速乃至停車讓行。試想,,如果人民群眾在斑馬線上的安全尚得不到保障,,那在一般道路上行走的安全又從何談起?日前,福安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發(fā)生在斑馬線上的交通肇事案,,該案被告人周某交通肇事行為造成一死一傷,,且負事故全部責任,法院認為其不適用緩刑,,判處周某有期徒刑1年,。 2018年12月3日,周某駕駛租賃的小型新能源汽車,,途經福安市某鎮(zhèn)鎮(zhèn)區(qū)街道斑馬線附近時,,不僅未停車讓行,,更未減速,導致車輛直接撞擊前方正在通過斑馬線的江某,、龔某,,造成江某受傷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龔某多處受傷,、車輛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隨后,周某報警并留在現場向公安機關投案,。經交警部門事故認定,,周某負本起事故全部責任,江某,、龔某不負本起事故責任,。案發(fā)后,周某賠償被害人龔某以及江某家屬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 公訴機關指控,,周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駕駛機動車經設置有人行橫道的路段,,遇前方行人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因而發(fā)生一人死亡一人輕傷的交通事故,,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認為周某在犯罪后有自首情節(jié),,賠償被害人及家屬經濟損失取得諒解,且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具結書,,建議判處有期徒刑1年,,適用緩刑。 那么,,駕車意外撞死他人,,主動投案就可以緩刑嗎? 經審理,福安法院認為,,周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guī),,在公路上駕駛機動車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輕傷一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周某案發(fā)后主動報警,,在現場向公安民警投案,并如實供述犯罪行為,,系自首;案發(fā)后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經濟損失取得諒解,,可從輕處罰。但本案被告人交通肇事情節(jié)惡劣,,不宜適用緩刑,,公訴機關關于適用緩刑建議不予采納。最后,,法院判處周某有期徒刑1年,。周某不服上訴至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釋法: 關于被告人是否適用緩刑的問題,,審理法官認為本案事故發(fā)生于城鎮(zhèn)中心街道,人口密集區(qū)人流量大的斑馬線上,,被告人周某駕駛機動車行經該路段時未謹慎駕駛減速讓行,,行駛至斑馬線附近時,更未停車讓行,,導致發(fā)生一死一傷重大交通事故,。斑馬線通行規(guī)則系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guī)為出行民眾生命安全而設置的最基本屏障,也是機動車駕駛者應當遵守的基本法律規(guī)范和不容逾越的道德底線,,如果民眾在斑馬線上都無法免受來自機動車的安全威脅,,將會使民眾對出行安全產生極大的擔憂和恐懼心理,嚴重影響公共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所以被告人交通肇事犯罪情節(jié)惡劣,。綜合考慮被告人周某的犯罪事實、量刑情節(jié),、悔罪表現及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為被告人周某不符合適用緩刑條件,。 法官提醒: 有人認為,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只要賠償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取得諒解后就不會被判處實體刑,,這種錯誤思想也導致了一些機動車駕駛者在道路上不重視謹慎駕駛以及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事故的多發(fā),。希望通過本案的裁判,,發(fā)揮刑事審判的警示提醒作用,能夠增強廣大民眾特別是機動車駕駛者的安全意識,,注重保護和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利,。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