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捐資千萬助教育(愛國情 奮斗者)
2019-04-08 08:35:26??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見到馬旭時,她正在老伴顏學庸攙扶下從舞蹈教室走出來——這里是武漢市黃陂區(qū)老年大學,他們每周都要乘公交過來學習課程,。 如不是旁人介紹,,很難把這位身著迷彩軍裝的瘦小老太太和英姿颯爽的“空中花木蘭”聯(lián)系起來。 兩間低矮的平房,,小小的院落里種了些油菜和萵苣,;臥室里勉強放下一張床和幾件家具,滿墻的書占據(jù)了本就狹小的空間,。這就是馬旭夫婦的家,。 自己過著儉樸的生活,卻為他人“一擲千金”:去年9月,,在武漢市一家銀行網(wǎng)點,,馬旭夫婦向工作人員提出轉賬300萬元,結果驚動了警察,,以為老人遇上了電信詐騙,。經(jīng)多方核實才得知:馬旭要將1000萬元畢生積蓄捐給家鄉(xiāng)辦教育,這是分批捐出的第一筆善款,。 “只有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幫他們改變命運?!瘪R旭平靜地說,。 馬旭老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1947年,,14歲的馬旭考入東北軍政大學,,又先后在中國醫(yī)科大學、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等學校學習,。1958年,,馬旭加入步兵某師衛(wèi)生營手術繃帶所任軍醫(yī)。 1961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空降兵部隊,,馬旭奉命負責跳傘訓練的衛(wèi)勤保障。她向組織提出,,希望能和戰(zhàn)士們一起參加跳傘訓練,。但由于她個子小,體重太輕,,遠不能達到訓練大綱要求,,請求沒有被批準。 馬旭不死心,。她晚上偷偷到訓練場上自己練習跳傘動作,,每天練習上百次,。 半年后的地面動作考核中,馬旭連跳三次,,動作標準利索,。從此,馬旭正式和戰(zhàn)士們一起參加跳傘訓練,。20多年里,,馬旭跳傘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 為了幫助空降兵避免在著陸時扭傷,,她和同為軍醫(yī)的丈夫翻閱大量資料,,結合自身跳傘實踐,發(fā)明了“充氣護踝”,,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后來,他們又一起研制出高原跳傘“供氧背心”,,解決了空降兵高原跳傘的缺氧難題,。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馬旭,,希望為家鄉(xiāng)做些事情,。2018年3月,她決心將通過搞科研,、專利轉讓等積攢下的1000萬元全部捐給家鄉(xiāng)黑龍江省木蘭縣,,用于教育和公益事業(yè)發(fā)展。今年2月,,馬旭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馬旭夫婦房間的墻壁、柜子,、桌子上,,貼滿了各種手抄雙語小紙片,如今她仍在堅持學習,?!拔腋杏X從來沒有離休過,,總感覺時間不夠用,。”86歲的馬旭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