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16日,,54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就在上海市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住著一位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工程的工匠,他的名字叫原公浦,,原子彈的原,。 原公浦是誰?“我姓原,,原子彈的原,。”原公浦,,一位84歲的老者,,在自我介紹時這樣說道,。此外,他還有個雅號叫“原三刀”,。 日前,,著名央視主持人朱迅來到梅隴修齊講堂分會場講述她的“回憶書簽”,原公浦為此特地趕去,。 原公浦說,,他與朱迅有緣——2004年,朱迅的愛人,,也是中央電視臺著名訪談欄目《面對面》主持人王志,,曾邀請原公浦前往北京錄制《火紅的年代》節(jié)目,對原公浦進行了深入采訪,,這讓第一次走進央視的原公浦記憶猶新,。而且他和朱迅一樣,積極面對病痛和困難,。 走進原公浦的家——一處老梅隴地區(qū)的老公房,,客廳墻上掛著兩幅字和一張電視海報,“原三刀”三個字赫然醒目,,兩幅字均藏著“公浦”兩字——“黃河黃浦,,大勇大公”“黃浦江邊男子漢,蘑菇云下國公人”,。原公浦本人正安詳?shù)囟俗谝巫由?,將他與原子彈的故事娓娓道來。 “我經(jīng)歷了‘看不見的刀山火?!?。”原公浦說這句話時,,眼里滿是自豪,。1964年,經(jīng)過12小時與原子彈的核心——鈾球的精密加工,,在原公浦最后“三刀”的加工下,,鈾球達到了組裝標準,原公浦成功了,!這項工作不僅要確保鈾球質(zhì)量達標,,還要避免產(chǎn)生中子輻射的臨界事故。加工鈾球的過程中,,會受到中子輻射的影響,,原公浦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這更加大了加工鈾球的難度,。 鈾球——原子彈的核心部件:由數(shù)萬人經(jīng)過十年的努力,,從開采礦石開始,,把原子彈爆炸的原料一步步從水冶、擴散,、濃縮直到轉(zhuǎn)化成半球形的金屬鈾球,。這是第一代核科學家、核工程技術人員的心血,,更是國家力量的象征,。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是原公浦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成敗在此一舉,。當他接受這個任務,準備走進鈾球加工區(qū)域時,,因工作需要保密,,他只給自己同單位的妻子留下了一句話,“你把女兒帶大,?!彼钠拮右幌伦泳涂蕹鰜砹耍?,當時他們的女兒才1歲,。 這驚魂的12小時,原公浦挺過來了,。是精湛的技術,、穩(wěn)健的定力、孤注一擲的決心,,成就了原公浦,也成就了第一代原子彈人的夢,,更助力了中國的強大,。 “為什么會選擇我?”原公浦笑了,。他是一個敢拼的人,,自16歲從山東老家來到上海當學徒,3年之內(nèi)就達到了四級工的標準,。他的心中有一個夢想——學習技術,,技術強國。于是,,他一邊學技術,,一邊上夜校,一門心思鉆研技術,、加強理論學習,,一年之后又躍升為五級工,。在國家需要技術人才的時候,他第一個報名,,來到了茫茫戈壁灘,,開啟了他艱苦而偉大的夢想。 退休后,,原公浦回到了上海,。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總覺得應該給后人留下些什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梅隴鎮(zhèn)“隴上益友”講師團,此后,,他的足跡遍布梅隴,,給梅隴的黨員群眾帶去原子彈的故事,帶去國家強大的故事,,帶去一代人追求人生理想的故事,。他還被評為第六屆“可愛閔行人”。 如今,,他因身體原因,,不得不退出隴上益友講師團,但只要有訪客,,他都耐心地講述,。那些泛黃的工作筆記、擦拭得一塵不染的勛章,,見證著他的一生,。有記者、醫(yī)生,、企業(yè)家,、離休干部、退休軍人在了解他的境遇后,,都紛紛提供幫助,。黨委、政府,、居委也十分關心他,,經(jīng)常到他家探望,給予鼓勵,。 “我現(xiàn)在生活很幸福,,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感謝祖國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參與到這項強軍強國工程中,。我很知足,,我不覺得我生病了很痛苦,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關心我,,謝謝你們,。”原公浦真切地說,。 正如他的名字“原公浦”一樣,,他是一位人民的公仆。改革開放40年,,正是因為有了像原公浦這樣無數(shù)為國,、為民付出的人,才有了如今強大的中國,、美麗的中國,、幸福的中國! |
相關閱讀:
- [ 08-10]原子彈爆炸紀念日 韓核爆受害者要求日美道歉并賠償
- [ 08-10]日本長崎舉行原子彈爆炸73周年紀念儀式
- [ 08-07]日本廣島舉行原子彈轟炸73周年紀念活動
- [ 08-06]日本廣島舉行原子彈轟炸73周年紀念活動
- [ 08-06]日本廣島舉行原子彈轟炸73周年紀念活動
- [ 06-16]名嘴稱臺灣三個月內(nèi)造原子彈被嗆:選深綠縣市試爆,?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