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曾在這里升起
2020-11-11 10:45:0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穿越金沙江,,崗托村石山上的“西藏”兩個紅色大字赫然在目。 70年前,,解放軍在這里升起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70年后,,這個昔日貧窮、落后的村莊,,已舊貌換新顏,,大步邁向新時代新生活,。 紅星,從這里照耀西藏 崗托村,,隸屬昌都市江達縣,,與四川隔江相望,。 1950年10月6日,拉開西藏解放序幕的昌都戰(zhàn)役,,在這里打響了第一槍,,時年8歲的普巴第一次見到了帽子上鑲著紅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通過解放軍駐守崗托時放映的幕布電影,,小普巴知道了毛主席,,知道了北京,知道了國旗上紅色與五顆星的意義,。那時起,,戰(zhàn)士們軍帽上的紅星,像種子一樣,,植根在普巴心中,。 27歲時,,他選擇參軍,,成為了自己年少時“最感激的人”。參軍期間,,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74年,普巴退伍,。之后他回鄉(xiāng)擔任村干部,,帶領村民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改善基本生活,,屢次獲得地方上的嘉獎,。 70年來,他親歷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西藏民主改革,、改革開放,、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見證著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天塹,從這里變?yōu)橥ㄍ?/strong> 舊西藏,,廣袤的土地上,,沒有一條公路,。橫亙在川藏之間的金沙江,更是難以逾越的天險,。 1954年,,川藏公路成功貫通。20世紀70年代,,金沙江大橋建成,,國道317線在崗托村成功連通了金沙江兩岸。天塹從此變通途,,崗托村也因此成為西藏“東大門”,。 70年來,昌都逐步形成了對接周邊的“四縱三橫三聯”公路網,,鄉(xiāng)村公路也遍及全市所有行政村,。 1977年,,20歲的崗托村村民貢松格來開始用一輛二手的解放牌卡車,,在昌都至成都之間運輸木材,。 貢松格來跑運輸的40多年間,,換了8輛車,。隨著路況的優(yōu)化,、貨車性能和載重的提升,,他的收入也從一年2萬元增長到2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里至少有15戶村民買了貨車,,奔波在川藏公路上,。 國道317線交通狀況的持續(xù)改善,加速暢通了西藏與內地之間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越來越多的過路車輛,,拐進了這座自帶“紅色資源”的村莊,。 “如今,村里80%以上的家庭都有了汽車,?!睄復写宓谝粫浹フf。 薪火,,在這里代代相傳 回憶起解放前的日子,88歲的江永次仁幾度落淚,?!澳菚r候沒有尊嚴可言,生命也無足輕重,。”老人舉起右手,,食指第一個關節(jié)處,,呈現出接近90度的彎折,,這是封建農奴時代留給他難以磨滅的傷痛,。 解放軍的到來,,改變了他的命運,。 昌都戰(zhàn)役期間,18歲的江永次仁作為向導,,跟隨十八軍一同進軍昌都,?!耙淮螒?zhàn)斗之后,,戰(zhàn)友們用白布蓋住兩位犧牲戰(zhàn)士的面部,,含淚背著尸體,,走了幾天幾夜,,回到已經解放的江達縣安葬,?!彼貞浀?。 1959年,,江永次仁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崗托鄉(xiāng)的一名干部,,工作中,他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積極參與到有益于群眾的各項事業(yè)中,。 退休后,,他申請加入黨的政策村級宣傳隊,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宣傳黨的精神和惠民政策,。 “我親歷了西藏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么來的,我一定要讓年輕一輩知道,?!苯来稳收f,。 兩年前,江達縣投資超過1300萬元修建了“十八軍渡江紀念公園”,,崗托村黨支部經常在十八軍行軍雕像前開展支部活動,。目前崗托村49名黨員中,已有約四分之三是中青年,。 更換屋頂的國旗,是普巴每個月一次的“儀式”,。年事已高的普巴,,腿腳大不如前,于是把農活交給了女兒,,但唯獨爬上樓頂換國旗這件事,,普巴堅持親力親為,?!艾F在我們的美好日子,,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這份恩情,,我們不會忘記,。”他說,。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