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內村 2017-01-10 09:54:08??來源:福建省旅游局責任編輯:陳曉青 我來說兩句 |
三、五湖十六勝景 軋內村,,古代有五個天然淡水湖,, 即鑒湖、鶯湖,、南湖,、庵湖和草湖。五湖風景優(yōu)美,,山環(huán)水抱,,湖光山色,怪石嶙峋,浪涌濤聲,,漁歌唱晚,。清代康熙年間廣東鑒湖籍舉人陳輝寫有《詠五湖》詩五首,其中詩題鑒湖:鑒湖水漲望漪漪,,滿地荷花長綠枝,。翠濕松云連曲岸,碧涵山月映清池,。魚亭水動波心現,,鷺石巖飛隴外移。最是菱花開寶匣,,一泓澄徹獨吟時,。因千年地理變遷,現只存鑒湖,,其它四個湖已成田園,。鑒湖面積有250畝,漳浦縣志記載:鑒(鑑)湖,,在縣東三十里,,周圍二里許,因湖水清澈如鏡而得名,。 鑒湖在唐宋時期也叫“龍湖”,,因湖的西面山脈似龍,龍頭伸向湖邊飲水,,形成獨特的山水景觀“飛龍戲水”而得名,。唐開漳圣王陳元光于垂拱年間在佛曇(唐為“佛潭橋”)的鑒湖要塞建置行臺屯兵,并于多次巡邏間寫下《題龍湖五首》的著名詩篇,。相傳陳元光將軍在此地得到高人贈送一把寶劍,,取名“龍湖劍”;他對龍湖情有獨鐘,,遂以“龍湖”為號,,詩集名為《龍湖集》。在軋內村徑路這一南北通道的路邊,,有一小山,,山上一石聳立山頭,人們根據其形命名為“將軍石”,,小山為“將軍山”,,歷經千年,人們經過時必瞻仰將軍形象,,銘記圣王恩德,。軋內村海岸上有一小島嶼,,稱“將軍嶼”,在《漳浦縣志》有記載:“盤石疊聳,,舟舶不通,望海者多乘筏以取海蛇,。相傳陳元光嘗駐兵其上,,故名?!?/p> 鑒湖是漳州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大旱也不干涸,湖內的鳙魚馳名遠近,;每年的端午節(jié),,鑒湖上的龍舟競賽熱火朝天。平日里,,波光點點,,漁歌聲聲,白鷺斜飛,,小船蕩漾,。鑒湖里有石鱉、石龜,,頭仰天長嘯,,稱“石鰲嘯天”;湖岸有試劍石等景觀,。如今,,鑒湖雖然面積有所縮減,仍湖光瀲滟,,婀娜靈秀,,是漳浦富美鄉(xiāng)村的一大名片。 軋內村五湖周邊大自然形成十六勝景,。十六勝景為:太峰倒影,、鑒水澄清、猴公拱日,、將石參天,、巾峰聳秀、髻岫凝煙,、烏紗啟瑞,、玉笏凌云、南浦歸帆,、西崖積翠,、龍川怪石,、鳳井甘泉、石屏映月,、燈架生花,、仙石遺蹤、海天旭日,。自明朝流傳的《鑒湖陳氏族譜》已有記載,。清乾隆年間鑒湖籍臺灣舉人陳輝對祖地勝景情有獨鐘,寫有《鑒湖十六景紀勝》詩16首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