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坑成為閩東游擊根據地 1935年6月,,閩東特委在梅坑建立了寧德辦事處,,即游擊區(qū)辦事處。為把梅坑地區(qū)建設成為閩東紅軍可靠的游擊根據地,,同年8月,,黨組織首先在華鏡建立了中心黨支部,下設有16個分支,。9月,,巫家山畬族村也建立了黨支部。這里是七都通往桃花溪的必經之地,,與溪口村,、橋頭村、七都村連成一線,,不斷把各種物資由此輸入根據地,。梅坑地區(qū)與外界建立了秘密交通線,,和三都,、斗帽交通站以及三都大明公司建立了聯(lián)系,從福州,、三都沿海地區(qū)購買藥品,、日用品,源源不斷運回梅坑,。 此外,,寧德縣委還在蔗仔、坑頭,、方田等地建立了5個修槍廠,、3個軍服廠及16處關押土豪劣紳的“土豪廠”。并建立了紅軍后方醫(yī)院和倉庫,。 為了保證紅軍游擊隊的需要,,特別是紅軍傷病員的需要,游擊區(qū)的革命群眾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分批到霍童購買食鹽,、咸菜等,或到石橋,、虎貝等地買糧食,。 虎貝的天峰亭緊鄰梅坑地區(qū)。這里地勢陡峭,,林木茂盛,,紅軍游擊隊在這里搭寮設廠,作為傷兵療養(yǎng)所、服裝制造廠,。除青草藥由當?shù)厝罕娚仙讲赏谕?,西藥、中藥均由革命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從七都及霍童等地運回,。 有一段時間,,敵人經常帶著獵狗搜山,白巖村群眾就把紅軍秘密寮轉移到更加邊遠的白葉樓村,,改白天搬運為黑夜搬運,,并加強崗哨。村里凡是16歲至45歲的男女,,全部都參加了這項工作,。 白巖村的群眾宋逢仔為紅軍后方醫(yī)院買藥品、電池,,回去途中在葛藤鳳村被敵人抓住,,押往霍童。敵人嚴刑逼供,,用鉗子剝他的腳趾甲,,他多次昏死過去,仍堅不吐實,,直至英勇犧牲,。 “在三年游擊戰(zhàn)爭的艱難歲月里,中共閩東特委和寧德縣委,,憑借梅坑,、桃花溪一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充分依靠人民群眾,,堅持開展靈活機動的游擊斗爭,,粉碎了敵人的瘋狂‘清剿’,鞏固擴大了后方游擊根據地,,保存和發(fā)展了閩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的有生力量?!苯冻菂^(qū)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蘇曉靜說,。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