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遵義地區(qū),。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時,,蔣介石為阻止中央紅軍北進四川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或東入湖南同紅2、6軍團會合,,圍殲中央紅軍于烏江西北的川黔邊境地區(qū),,調(diào)集其嫡系薛岳兵團和黔軍全部,,滇軍主力和四川、湖南,、廣西的軍隊各一部,,向遵義地區(qū)進逼。1月中旬,,薛岳兵團2個縱隊8個師尾追紅軍進入貴州,,集結于貴陽、息烽,、清鎮(zhèn)等地,,先頭已進至烏江南岸;黔軍以2個師擔任黔北各縣城守備,,以3個師分向湄潭及遵義以南的刀靶水,,懶板凳進攻;川軍14個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個旅已進至松坎以北的川黔邊境;湘軍4個師位于湘川黔邊境的酉陽至銅仁一線構筑碉堡,,防堵紅軍東進,;滇軍3個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貴州畢節(jié)開進;桂軍2個師已進至貴州獨山,、都勻一線,。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jù)上述情況,決定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qū)北上,,在四川省瀘州西南的藍田壩,、大渡口、江安一線北渡長江,,進至川西北,,同紅四方面軍一起實行總的反攻,爭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則暫時留在川南活動,并伺機從宜賓上游北渡金沙江,。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后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qū)出發(fā),,向土城,、赤水方向前進。黔軍隨即占領遵義,、湄潭,;川軍以一部兵力防守宜賓、瀘州,,以8個旅分路向松坎,、溫水、赤水,、敘永等地推進,。24日,紅1軍團擊潰國民黨軍黔軍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紅3,、5軍團,、軍委縱隊、干部團,、紅1軍團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區(qū)對尾追的川軍2個旅發(fā)起猛攻,予以重創(chuàng),。此時,,川軍后續(xù)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毛澤東等遂決定,,立即撤出戰(zhàn)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qū)前進,,尋機北渡長江,。演出了一幕軍事史上著名戰(zhàn)例——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
1935年1月29日拂曉前,,我軍除以少數(shù)部隊阻擊敵人外,,主力分三路從猿猴場(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區(qū)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地區(qū)前進。川敵立即以8個旅分路向我追截,,以4個旅沿長江兩岸布防,;薛岳兵團和黔敵也從貴州分路向川南追擊;滇敵3個旅正向畢節(jié),、鎮(zhèn)雄急進,,企圖截擊我軍,。
2月2日,我右縱隊紅一軍團先頭第二師進攻敘永不克,,后衛(wèi)第一師在三岔河遭敵截擊,。3日至6日,我軍在繼續(xù)西進中,,一軍團又先后在敘永,、毛壩、大壩等地遭川敵截擊,;左縱隊紅三軍團在天堂壩同川敵兩個團發(fā)生戰(zhàn)斗,。
這時,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鑒于敵人已經(jīng)加強了長江沿岸防御,,并以優(yōu)勢兵力分路向我進逼,,乃于2月7日決定暫緩執(zhí)行北渡長江的原計劃,改取“以川滇黔邊境為發(fā)展地區(qū),,以戰(zhàn)斗的勝利來開展局面,,并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fā)展”的方針;并命令各軍團迅速脫離四川追敵,,改向川滇邊的扎西(今威信)地區(qū)集中,。
紅軍在扎西進行了整編。全軍除干部團,,共編為16個團,紅一軍團縮編為2個師6個團,,紅三軍團縮編為4個團,,紅五、紅九軍團各編為3個團,。為了加強川南的革命力量,,黨中央派原紅五師政治委員徐策、軍委縱隊干部團上干隊政委余鴻澤等組成中共川南特委,,率幾百人在扎西東南的石坎予成立了中同工農(nóng)紅軍川南游擊隊,,積極活動于川滇黔邊地區(qū),策應主力紅軍作戰(zhàn),。川南游擊隊在紅軍主力轉移后,,繼續(xù)在當?shù)貓猿侄窢帯?/p>
我軍進入川滇邊境后,蔣介石重新調(diào)整部署,,將湘軍改為第一路軍,,在湘西“圍剿”紅二、六軍團,,薛岳兵團和滇黔兩省敵軍組成第二路軍,,龍云為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轄4個縱隊,,以吳奇?zhèn)ゲ?個師為第一縱隊,;周渾元部4個師為第二縱隊;滇軍孫渡部4個旅為第三縱隊,;黔軍王家烈部5個師為第四縱隊,,與川軍潘文華部一起,企圖圍殲中央紅軍于長江以南,、敘永以西,、橫江以東地區(qū)。
2月7日,,龍云命令第三縱隊由鎮(zhèn)雄,、畢節(jié)向扎西以南之大灣子推進;第一,、二兩縱隊主力集中黔西,、大定(今大方),一部向敘永推進,;第四縱隊留赤水河以東之遵義,、桐梓、赤水等地區(qū),。川軍以一部兵力固守敘永,、古宋、興文,、長寧等地和長江,、橫江沿岸,防止我軍北進,;主力則由高縣,、珙縣、長寧及其以南地區(qū)向扎西推進,。
二渡赤水
1935年2月9日,,中央紅軍在扎西地區(qū)集結完畢。這時,,敵人孫渡縱隊和川軍潘文華部分別從南北西面迫近扎西,,周渾元縱隊主力正從黔西,大定地區(qū)向古藺,、敘永方向追擊,。為了迅速脫離川、滇兩敵之側擊,,中革軍委于10日決定迅速東渡赤水河,,向敵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區(qū)進攻,,以開展戰(zhàn)局。11日,,中央紅軍分3個縱隊由扎西地區(qū)東進,,經(jīng)營盤山、摩泥,、回龍場,,于18日同至21日分別由太平渡、二郎灘東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區(qū)急進,,同時以紅五軍團的1個團向溫水開進,以吸引追敵,。
我軍二渡赤水河,,回師黔北,完全出敵意外,。川敵3個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東追擊,,黔敵急忙抽調(diào)遵義及其附近的部隊向婁山關、桐梓增援,,第一縱隊之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師由黔西、貴陽地區(qū)向遵義開進,,企圖阻止并圍殲紅軍于婁山關或遵義以北地區(qū),。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決定乘追擊之敵大部尚未到達之際,,迅速擊破黔軍的阻攔,,占領婁山關及其以南地區(qū),再取遵義,,以爭取主動。2月24日,,紅一軍團先頭團攻占桐梓,,迫使桐梓之敵退守婁山關。25日,,中革軍委決定,,以紅五、紅九軍團在桐梓西北地區(qū)阻滯川敵,,集中主力進攻婁山關及其以南之黔敵,,乘勝奪取遵義。
當晚,,紅三軍團攻占婁山關,,殲敵一部,。26日,我軍在粉碎敵人向婁山關的多次反撲之后,,以一部兵力從正面反擊進攻婁山關之敵,,而以紅一軍團主力和紅三軍團1個團從婁山關東、西兩側向敵后方之板橋地區(qū)迂回,,經(jīng)激烈戰(zhàn)斗,,擊潰了進攻婁山關之敵,并相繼攻占了婁山關以南之黑神廟,、板橋,、觀音閣等地,殘敵向遵義逃跑,。27日,,紅一、紅三軍團又在遵義以北之董公寺粉碎黔敵3個團的阻擊,,28日晨占領遵義,,并控制了城南的紅花崗,老鴉山一線高地,,黔敵王家烈率殘部兩個團逃向忠莊鋪,。
這時,由黔西,、貴陽地區(qū)北開之蔣介石嫡系部隊,,第一縱隊第五十九師進至新站,第九十三師進至忠慶鋪地區(qū),,一部前出至遵義城南五里之楓落橋,。中革軍委當即決定集中主力,求殲該敵于遵義以南地區(qū),。28日上午,,敵以第五十九師主力及第九十三師的1個團為左路,經(jīng)桃溪寺向紅花崗,、老鴉山進攻,,黔敵兩個團為右路,由忠莊鋪向遵義進攻,;第九十三師主力和第五十九師1個團控制于忠莊鋪為預備隊,。11時許,第五十九師攻擊我紅花崗陣地受挫后,,將主力轉攻老鴉山并占領了制高點,;但右路黔敵觀望不前。我紅一軍團主力乘隙從水師壩地區(qū)向忠莊鋪猛烈反擊,直插敵第一縱隊指揮所,。吳奇?zhèn)セ琶β蕷埐考s一個團向濫板凳方向逃竄,。紅一軍團跟蹤猛追,并以一部取捷徑先敵占領了濫板凳,,殘敵逃過烏江,。此時,滯留在老鴉山地區(qū)之敵第五十九師已被迫轉入防御,。黃昏,,我干部團進入戰(zhàn)斗,配合紅三軍團奪口了老鴉山制高點,,殲敵第五十九師大部,,殘敵向八里水、鴨溪方向逃竄,。
遵義之戰(zhàn),,我軍在敵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5日之內(nèi),,連下桐粹,、婁山關、遵義,,擊潰和殲滅敵人兩個師又8個團,,俘敵約3000人。這是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充分表現(xiàn)了毛澤東的指揮藝術和紅軍的英勇善戰(zhàn),。這次勝利,鼓舞了全軍士氣,,獲得了物資補充,,打擊了敵人,特別是打擊了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囂張氣焰,,使我軍得到了短期休整的機會,。
三渡赤水
敵吳奇?zhèn)タv隊遭到沉重打擊后,蔣介石急忙于1935年3月2日由漢口飛往重慶,,親自策劃新的圍攻以阻止我軍東渡烏江,。5日,蔣介石發(fā)現(xiàn)我軍西移后,,又改以堡壘主義和重點進攻相結合的戰(zhàn)法,實行南北夾擊,,企圖圍殲我軍于遵義,、鴨溪狹小地區(qū)。其部署:川軍3個旅由桐梓向遵義地區(qū)進攻,,新調(diào)來的上官云相部兩個師由重慶向松坎,、新站地區(qū)推進,,支援川軍進攻遵義,第二縱隊主力3個師進至仁懷,、魯班場地區(qū),,第三縱隊進至大定、黔西地區(qū)防堵,;第四縱隊一部集結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我軍向西發(fā)展,;第一縱隊4個師位于烏江南岸,,策應其他縱隊作戰(zhàn)。此外,,蔣介石還命令第五十三師由鎮(zhèn)遠向石吁推進,,湘軍3個師沿烏江東岸筑堡,阻止我軍東進,。
1935年3月5日以后,,我軍根據(jù)中革軍委的決定,以紅九軍團在桐粹,、遵義地區(qū)吸引川敵向東,,主力由遵義地區(qū)西進自臘坎、長干山,,尋殲敵人第二縱隊,,未能得手。蔣介石地,,乃系大方針未定的表現(xiàn),,遂命令各路軍要不顧一切尋找紅軍決戰(zhàn)。11日,,川敵3個旅進占遵義,,烏江南岸之敵第一縱隊也以一部兵力北渡烏江,向鴨溪,、遵義推進,。根據(jù)當時情況,中共中央決定,,中央紅軍仍以黔北為主要活動地區(qū),,控制赤水河上游,以消滅薛岳部和王家烈殘部為主要作戰(zhàn)目標,。15日,,我軍主力進攻魯班場之敵第二縱隊,因敵3個師擠在一起、攻擊未能奏效,,而援敵第一縱隊已進至楓香壩地區(qū),。我軍遂主動撤出戰(zhàn)斗,向仁懷以北的茅臺地區(qū)機動,。
3月16日,,中央紅軍為尋求新的戰(zhàn)機,在茅臺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俞進。接著,,攻占鎮(zhèn)龍山,,擊潰川敵1個團的攔阻,進至大村,、鐵廠,、兩河口地區(qū)。
四渡赤水
在國民黨軍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況下,,毛澤東等決定,,乘敵不備折兵向東,在赤水河東岸尋機殲敵,。1935年3月20日,,為迷惑國民黨軍,紅1軍團1個團大張旗鼓地向古藺前進,,誘敵向西,;主力則由鎮(zhèn)龍山以東地區(qū),突然折向東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別經(jīng)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26日進至遵義、仁懷大道北側干溪,、馬鬃嶺地區(qū),。27日,紅9軍團由馬鬃嶺地區(qū)向長干山方向佯攻,,引國民黨軍北向,;主力繼續(xù)南進,于28日突破鴨溪至白臘坎間國民黨軍封鎖線,,進至烏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經(jīng)江口、大塘,、梯子巖等處南渡烏江。4月2日,,中央紅軍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進至狗場、扎佐地域,,前鋒逼近貴陽,。這時,國民黨軍在貴陽及其周圍地區(qū)只有第99師4個團,。正在貴陽督戰(zhàn)的蔣介石十分驚恐,,一面急令各縱隊火速增援貴陽,一面令守城部隊死守飛機場,,并準備轎子,、馬匹、向導,,準備隨時逃跑,。4月4日,紅9軍團在打鼓新場以東老木孔地域擊潰黔軍5個團,,殲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紅軍巧妙地跳出了國民黨軍的合圍圈,,將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甩在烏江以北,。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紅軍主力乘滇軍東調(diào)增援貴陽之機,,迅速進軍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門渡渡過金沙江,。與此同時,活動在烏江以北地區(qū)的紅9軍團,,也從會澤以西的樹節(jié),、鹽井坪渡過金沙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