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放光明太陽草
你聽過《太陽草》這首歌嗎,?
這是人們用來稱頌林占熺發(fā)明菌草的一首歌,。
歌詞當中生動形象地寫道:“向陽坡上青青草,你從哪里來,?像樹不是樹,,是草比草高,美名太陽草,。來啊,,來發(fā)電呀,貢獻新能源呀,;來啊,,來綠化呀,讓海峽西岸更精彩,,山綠水清天更藍,。”
仕途有末端,,科技無止境,。
隨著石油價格暴漲,世界能源危機的來臨,,隨著節(jié)能減排作為基本國策的提出,,林占熺開始把“以草代電”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能否讓菌草成為新能源,,讓地上長出無數個“大煤礦”,、“大油田”,為解決能源危機,、節(jié)能減排,、低碳經濟作貢獻,。林占熺翻閱著多年來他積累的大量實踐資料,,感到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以草代煤”,、“以草變油”都是不成問題的。
經歷近三十年的研究,、培育和篩選,,林占熺已發(fā)現了四十多種高產優(yōu)質的菌草,其中有多種菌草的產量是一般作物的5倍至10倍,,對太陽能的轉換率是闊葉樹的4至6倍,。特別是一種“巨菌草”,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太陽能轉換率最大,、產量最高的草,。普通的草,畝產不超過5000公斤,,而巨菌草高達6,、7米,直徑3厘米多,,每根草就像一株竹子,,一年可收割二季,每畝總產量大概有2,、3萬公斤,。也就是說,一畝巨菌草燃燒后的發(fā)電量相當于四噸左右煤炭燃燒后的發(fā)電量,。這種草對環(huán)境的要求也不高,,在沙地、坡地等都可種植,,不與糧爭地,,而且它像韭菜一樣,割了還會再長,,種一次,,可以割上好多年。種在菌草研究所后面山坡上的巨菌草,,已割了十幾年,,如今長勢仍然良好。
林占熺還從橫向,、豎向多角度進行對比得出,,以巨菌草等作為生物能源的原料,有以下幾方面明顯優(yōu)勢:第一,,形成時間短,。地下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氣,,都是遙遠的地質時期被礦物化的太陽能:煤炭是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死亡的植物在巨大壓力和熱力條件下,,逐漸轉變形成的,;石油、天然氣也是在2億年前恐龍時代,,由許多吸收太陽能的單細胞生物逐漸轉變而成的,。巨菌草是吸收、轉移太陽能極高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生物量,,在適合的季節(jié)種植,從種下到收獲,,只要一百多天左右就夠了,。從形成時間來說,巨菌草優(yōu)勢十分明顯,。第二,,煤、石油,、天然氣用一點就少一點,,難以再生;而巨菌草在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qū),,可以種一次收割多年,,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太陽草”,、“能源草”。第三,,煤燃燒時排放出二氧化碳,,而巨菌草成長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每畝大約可吸收6-10噸,,與其燃燒時相抵,,實際上是零排放;如果把它轉化成固體,、氣體,、液體生物能源,就能實現負排放,。用生物質發(fā)電并非是個全新的課題,,不過,國際上單純用草,、尤其選擇高產量,、高熱值的巨菌草來發(fā)電尚不多,。是好是壞、是優(yōu)是劣,,一切要通過企業(yè)實際運用進一步加以驗證,。
就在這時候,林占熺的電話響了,。打來電話的是浙江省蘭溪市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建華,。他告訴林教授:由于備受煤炭漲價和污染環(huán)境壓力的企業(yè),企業(yè)決定根據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產業(yè)政策,,將原來燒煤的設備,,改造為用生物質做燃料。但技改后卻面臨著優(yōu)良的生物質資源不足的問題,。在一次尋找優(yōu)質生物質資源的途中,,有人向他推薦:福建農林大學林占熺教授研究菌草幾十年,培育,、篩選出世界上最好的草種幾十種,,為什么不去請教他呢?
林占熺很快與柳建華在榕城見面,。柳建華進一步向林占熺說明:如果他能幫助解決優(yōu)質生物質資源,,好處多多:一是有效控制盲目的投資規(guī)模?,F在好多地方一哄而上,,搞生物質發(fā)電,多采用建新廠的做法,。據初步了解,,已建的有87家,總投資近二百億元,。興建一座2萬千瓦左右的新電廠,,起碼要兩億的投資才能拿下來,而采取技術改造的辦法,,將原燒煤發(fā)電改為燒生物質發(fā)電,,僅需十分之一的投資就夠了。二是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像他們廠原來的規(guī)模,,每年要花6000-7000萬元買煤,現在煤的價格漲了,,買煤的錢要達到1億元以上,。用生物質作為原料后,可以把原買煤這部分錢的相當一部分,,用到解決“三農”問題上來,。企業(yè)技改投產后,,僅種草、收草,、工廠的用工等,,就可以增加六七百人的就業(yè)。三是有利于科技創(chuàng)新,。目前,,我們已采用新技術,對燃煤鍋爐成功進行改造,,如果教授能幫我們解決好的生物質資源,在企業(yè)周邊的荒地,、山地,、沙灘地、閑置地大面積播種,,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創(chuàng)新,。
這幾年我國建成的生物質發(fā)電廠,暴露出一些問題,,秸稈等生物質資源未能連續(xù)穩(wěn)定供應是一大瓶頸,,也成為高成本運行的一大因素。林占熺對柳總說,,看來,,“以草代電”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選育出高產量,、高熱值的草種,,取決于選用的原料能否做到“不與民爭糧、不與民爭地”,;取決于能否從生物質中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他馬上與柳建華一起趕到蘭溪現場考察,認定周圍的環(huán)境適合種植菌草,,并根據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確定選用經多年培育的兩種菌草——巨菌草和象草。當年6·18,,雙方簽下了“關于用巨菌草,、象草作為發(fā)電能源草在蘭溪市的試種推廣”的項目合同。誰也沒料到,,當時《福建日報》報道此事的短消息,,在網絡上竟贏得40多萬的點擊數。
2008年10月12日,,國內首創(chuàng),、在浙江蘭溪熱電廠用巨菌草發(fā)電成功的消息,,傳遍全國。根據現場對先種17畝的巨菌草,、象草的收割,、驗收,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種植80多天后,,就長到4米左右,每公頃的鮮草產量高達105.5噸,,一畝巨菌草的發(fā)電量,,相當于4噸左右的煤發(fā)電量的預計,得到有根有據的證實,。
思想的創(chuàng)新,,往往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先導?!耙圆荽骸?、“以草變油”的實踐與提出,開啟了一扇開創(chuàng)新能源的大門,。蘭溪熱電廠的首創(chuàng)成功,,在省內外引發(fā)依靠種植菌草,讓地上迅速長出無數“大煤礦”,、“大油田”的聯想。
廣西,、貴州,、湖南、廣東,、浙江,、江西等十多個省紛紛到福建引入巨菌草種植技術,用于發(fā)展生物質發(fā)電,。廣西迪森生物質電力有限公司派員趕到福州,,與菌草技術發(fā)明者、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林占熺簽下了“上思縣生物質發(fā)電項目”合作協議,。這個發(fā)電項目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投產后年發(fā)電量約4.8億度,年產值約4億元人民幣,。為了保證電廠有充足的生物質資源,,除了收集使用本地原有的甘蔗葉、蔗渣、玉米秸稈等生物質資源外,,該縣還計劃種植5萬畝巨菌草做生物質資源基地,,保證有足夠的生物質原料供項目發(fā)電。廣州控股新能源有限公司也與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中心簽訂了“巨菌草種植試驗技術服務合同”,,請林占熺在項目選址,、種植地建設、種植,、施肥,、繁殖、收割等階段,,提供技術方案和和現場技術指導,。福建省菌草開發(fā)工程協會與福建哈工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等也簽訂了在我省種植“巨菌草”發(fā)電的專利技術轉讓協議。按照協議,,哈工大將致力于把巨菌草運用于能源領域,。福建泰和木業(yè)有限公司在菌草技術的基礎上,研發(fā)出利用巨菌草生產顆粒固體燃料的新技術,,不僅節(jié)能減排,而且大量減少運輸成本,,有著廣闊市場,。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也對“菌草燃料用于工業(yè)鍋爐開發(fā)”進行試驗,驗收證明:燃煤鏈條鍋爐改造為燒菌草生物質成型燃料家用節(jié)能爐后,,不僅火勢穩(wěn)定,,而且與燃用液化石油氣相比,一年至少可省大幾百元,,發(fā)展前景看好,。
還有一些生物質能專家在研發(fā)中發(fā)現:巨菌草無疑是目前較理想的生物質資源,不僅可以作為固體生物質能,,也可生產液體,、氣體生物燃料,但要結束目前國內大多數生產生物能源的企業(yè)普遍虧損的現狀,,除了培育,、篩選產量高、吸收轉化太陽能高的生物質資源外,,還得走綜合利用之路,,把生物質資源內的各種有效成份最大化加以利用,生產出附加值高的,、社會急需的產品。我省的一些研發(fā)成果已證明:人類完全有能力解決這一難題,巨菌草等生物質資源成為新能源的前景廣闊,。
面對著如潮的好評,,林占熺反而更冷靜了。他馬上帶領他的團隊,,把人們擔心的巨菌草等引進草種會不會產生生物入侵,、生態(tài)影響的問題列入重點研究課題,。他們相繼在寧夏銀川永寧鎮(zhèn),、重慶萬州高峰鎮(zhèn)、浙江金華,、新疆呼圖壁,、海南儋州,福建連城上寨和儒畬村多處布點,,種植菌草,,認真觀察引進的菌草生長變化的情況,對其生態(tài)安全各方面展開深入研究,。據目前已獲得的試驗數據與巨菌草生長情況判斷,所引進的巨菌草,、萊竹草等菌草是安全的,,不會造成生物入侵的后果,。
研究報告指出:研究表明,,從境外引進、篩選的巨菌草等,,是用做生物能源的較好草種,,是不抽穗開花的(不育),個別在特別氣候條件下抽穗開花的,,其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fā)率極低,,只有千分之幾。從世界各地種植多年的情況(最長27年)來看,,從未發(fā)生生物入侵現象,。
另一份報告也出來了,研究顯示,,廣種巨菌草等不僅對生態(tài)沒有負面影響,,而且能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用種草發(fā)電的生態(tài)效益遠遠高于用煤,;種植菌草,,有助于保持甚至改善生態(tài)多樣性,,草叢中能生長各種昆蟲,并且吸引鳥類筑巢和小型哺乳動物棲息,;與農作物相比,,少施肥,不用除草劑殺蟲劑,;多年生的菌草不干擾土壤系統(tǒng),,能修復生態(tài),在坡地,、鹽堿地,、沙地、荒地,,受到重金屬污染等地方種草,,能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輕土壤板結,,能吸附重金屬,凈化水體,。
菌草進入了新能源的新時代,。
- 2011-06-28老黨員花20個月繡7米清明上河圖 共繡270余萬針
- 2011-06-28遼寧作家座談黨員作家的社會責任
- 2011-06-27盤點一周“網絡熱詞” “8000萬黨員”引關注
- 2011-06-27寧德深化流動黨員管理創(chuàng)新見實效
- 2011-06-27莆田市流動黨員創(chuàng)先爭優(yōu)推進會在京召開
- 2011-06-25莆田近萬流動黨員創(chuàng)辦5000多家企業(yè) 年創(chuàng)產值千億
- 2011-06-24中組部:2.4億農民工有300多萬流動黨員
- 2011-06-23中組部向全國老干部老黨員發(fā)慰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