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的遺憾,,終生的向往
1982年6月15日,年僅43歲的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蔣筑英在出差成都的過程中,,因過度勞累而病逝,。
蔣筑英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生前一再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去世前不久,長春光機所已批準他填寫了《入黨志愿書》,。他去世后,,中共吉林省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曾任長春光機所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的史光輝清楚地記得,,就在蔣筑英去世后的第二天下午,,光機所第四研究室黨支部召開了那次特殊的支部大會——入黨申請人沒能按照黨章的要求出席,只有生前填寫的志愿書訴說著一位知識分子對黨的衷情——
“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黨的事業(yè)是永存的,。加入黨組織是我光榮的歸宿……我愿意為實現(xiàn)黨提出的各項戰(zhàn)斗任務,,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直至生命?!?/p>
志愿書簡短而樸素的話語,,凝聚著蔣筑英畢生的理想與追求?!皞骺粗驹笗囊豢?,大家都泣不成聲,他生平的點點滴滴浮現(xiàn)在眼前,?!?/p>
“蔣筑英達到了共產(chǎn)黨員的條件!”“蔣筑英夠入黨的資格,!”參加會議的全體黨員齊刷刷鄭重舉起右手,,一致同意接受蔣筑英入黨。
“你問我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在生前入黨,。”史光輝提及此事淚眼朦朧,。
1939年,,蔣筑英出生在一個舊職員家庭。十幾歲時,,他的父親被錯判成歷史反革命而入獄,,這個問題使他遲遲未能入黨。
父親的問題像一塊搬不開的巨石,,沉重地壓在蔣筑英的心頭,。史光輝說:“他這個人心胸很開闊,每次看到有同志入黨,,他都真誠地為人家高興,。可誰都能看出他心里的羨慕和失落,?!?/p>
但是,,生活的逆境并沒有動搖蔣筑英對黨的忠誠和信仰,。史光輝回憶,蔣筑英從大學時代就閱讀《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留下的讀書筆記有十幾萬字,。史光輝說,,“沒聽到過他抱怨,,他拼命工作,想通過加倍的努力接受黨的考驗,,他一直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20多年過去了,,路長琴至今清晰地記得那一幕:1981年,,蔣筑英父親的問題終于被改正了,拿到判決書的當天,,蔣筑英興奮地紅著臉,,眼睛閃著光對妻子說:“看來,我的入黨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了,?!?/p>
路長琴說,追認蔣筑英為共產(chǎn)黨員,,是黨對他一生的認可,,也是對蔣筑英在天之靈的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