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還是娛樂
對于“草根”上春晚,,在最近召開的北京兩會上,,人大代表、中央歌劇院馬梅稱,,正規(guī)的藝術(shù)學校學生學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藝術(shù)家一輩子也上不去,但一個在西單地鐵唱歌的女孩,,只因為媒體的報道,,就成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種走捷徑的做法,。如果這樣大家都去西單唱歌好了,,別去學校學習了。
這樣的觀點一經(jīng)提出,,引發(fā)了一邊倒的反對之聲,。筆者認為有一句話幾乎毫無道理?!叭绻@樣大家都去西單唱歌好了,,別去學校學習了?!蔽鲉闻⒁蚍曨l被傳到網(wǎng)上而一炮走紅,,然后通過《我要上春晚》直登兔年春晚舞臺。從表面上看,,誠然是“走捷徑”,,但事實是,并不是任何人去西單唱歌就可以上春晚,。另一方面,通過對比人和人的所謂藝術(shù)造詣而判斷一個人是否能上春晚也沒有意義,。就算同樣都是藝術(shù)家,,也不代表上春晚的都是最高水準的。每個人的發(fā)展機遇不同,,道路也不同,。西單女孩的聲音或許不夠完美,,但清澈空靈,穿透人心,。而且,,西單女孩樸實無華的衣著,直白純真的語言,,對夢想的堅持,、對音樂的執(zhí)著,恐怕是許多科班學生難以企及的,。
有網(wǎng)友說,,見慣了“官二代”飛揚跋扈,“富二代”揮金如土,,也見慣了一些人為了出名,,不惜假以卑劣無恥的炒作伎倆,甚至出賣肉體與靈魂,。突然之間,,一個懷揣真誠善良,又執(zhí)著于夢想信念的“漂流瓶”或者說鄰家女孩,,從逼仄的地下通道里艱難走出,,不感動、共鳴也就罷了,,質(zhì)疑和批判則顯得過于殘忍,。要知道,西單女孩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許多人從西單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或現(xiàn)在的影子,。
事實上,春晚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符號,,并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群體的舞臺,,草根理應(yīng)占有一席之地。這不僅是為了尋求共鳴,,也是為了真實還原藝術(shù)的本來面目,,充分展示各階層對真善美的理解與追求。而西單女孩,,不過是億萬草根的一個代表,。在這個意義上,春晚上的“西單女孩”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有人評論道,把科班學生和老藝術(shù)家與草根藝人對立起來,質(zhì)疑西單女孩上春晚,,既折射出對草根藝人的傲慢與偏見,,也暴露出壟斷春晚話語權(quán)的沖動與渴望,還夾雜著論資排輩的價值“劣根”,。西單女孩不只屬于地下通道,,還可屬于春晚。要想“走捷徑”上春晚,,還得先感動老百姓,,獲得老百姓的認可。老百姓也會用手中的遙控器作出選擇,。我們可以羨慕草根名人走上春晚的“好運”,,但卻一定要看到個別草根成名之前的積累?!芭既恢杏斜厝弧?,無論是學院來的,還是草根中的,,誰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誰才會笑到最后,,這恐怕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