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10日訊?財政戰(zhàn)線傳來捷報:去年,,我省財政收入實現“雙突破”,,財政總收入突破2000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突破1000億元,,雙雙實現四年翻番,超額完成“十一五”發(fā)展目標。
這標志著我省財政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我省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財力保障。
亮點一:
財政“蛋糕”越做越大
“十一五”是分稅制改革以來我省財政收入增長最快的5年,。
全省財政總收入由2005年的788.11億元,,增至去年的2056億元,年均增長約19.4%,,5年間跨越了1000億元和2000億元兩個大關,,收入累計達7562.75億元,比上個5年增加4696.54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432.6億元,,增至去年的1151.49億元,年均增長約21.6%,,5年累計達4157.95億元,,比上個5年增加2539.9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由2005年的593.07億元,,增至去年的1678.71億元,,持續(xù)保持20%以上的增速,5年累計支出5867.59億元,,比上個5年增加3834.79億元,。
亮點二:
支持經濟發(fā)展力度加大
5年間,全省預算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共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7萬億元,,超過1949年至2005年的總和。其中,,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3800億元,比“十五”翻了兩番,。有力推進省內三大港口整合與發(fā)展、“三縱六橫九環(huán)”鐵路網和“三縱八橫”高速公路網建設,,基本建成十大防災減災工程,。新增干線鐵路504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27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7億噸,、電力裝機容量1720萬千瓦。
5年間,,全省一般預算科技支出年均增長21.5%,。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和“6·18”項目成果對接,加快提升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去年,,福建省域科技競爭力居全國第9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高新技術產業(yè)化指數居全國第6位,。圍繞重點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各級財政充分運用創(chuàng)業(yè)投資、風險補償,、擔保貼息,、直接補助等手段,推進成長型產業(yè)集群和基地建設,,改造和提升傳統(tǒng)產業(yè),。
5年間,全省各級財政統(tǒng)籌各類資金,,通過實行出口信用保險補貼,、進口貼息等政策,支持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優(yōu)化進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連續(xù)7年實行省級財政全額承擔出口退稅超基數地方負擔部分的政策,,5年共承擔出口退稅42億元,,有力促進了外貿出口穩(wěn)定增長。去年,,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千億美元,,達1088.3億美元,同比增長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