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11月15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金文蓮)
10月27日,,武夷山,。
早晨起床后,老范習慣地到陽臺上伸腰劈腿,。望著眼前一片紅艷艷的美人蕉、隨風搖曳的香根草,、再力花,,老范慶幸自己沒有把這棟老房子賣掉。
老范家住武夷山市區(qū)中洲路15號,,與武夷山市污水處理廠相鄰,。這個我省唯一采用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是武夷山市城市建設戰(zhàn)役的重點項目,,市里成立了指揮部,,確定專門掛點領導和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終于在10月初投入試運行。老范眼前的美景,,便是污水處理廠的人工濕地,。
老范住在這里已有30多年。以前,,他家后門是一片荒灘,,雖談不上風景,,但“風吹草低見荒灘”,有點味道,。七八年前,,這里成為收廢品者的堆積場,老范每天起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凌亂的破爛堆場,,就動了想賣房搬走的念頭,。
不過去年,他發(fā)現(xiàn)堆積場被清理了,,而后又聽說市里要在這里建污水處理廠二期,,老范可生氣了:“清走了干垃圾,卻迎來了濕臭味,,我們這些居民不是更慘了,?!”為此,,他還到有關部門反映,,要求污水處理廠另外選址。
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2007年已投產(chǎn),,日處理能力為5000噸,,成效顯著,今年1至6月污水處理量達121.8萬噸,,減排效果很好,。
武夷山城區(qū)人口約7萬,污水總排放量約1.2萬噸/日,。根據(jù)旅游業(yè)和城市發(fā)展的要求,,武夷山市去年謀劃建設二期工程,把污水處理廠建成花園式廠區(qū),。二期工程與一期工程毗鄰,,日處理能力達到1萬噸,這樣總處理規(guī)??蛇_到1.5萬噸/日,。
雖然一期工程早就建成,但老范并不了解人工濕地處理污水是什么東西,,聽說要在他家后門建廠,,心想這所老房子還能住嗎?除了托人幫助賣房子,,他特別關注這個項目的進展,。哪天推土機進場,哪天設備安裝,哪天種植濕地植物,,他都記在心里,。特別是掛出“大干150天”的標語后,這個工地幾乎沒有停歇過,,速度之快令他咋舌。讓他越來越心寬的是,,這片曾令他厭煩的荒地,,正變得越來越漂亮——徽派風格圍墻、能夠處理污水的綠色植物,、越來越清澈的流水……
此時,,他才明白,污水處理廠并不臟,,更不臭,,和建得像花園一樣的污水處理廠為鄰,還真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