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來,,沙縣遭受百年不遇的強降雨,全縣1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全部受災,,損失慘重。
災情就是命令,。沙縣縣委,、縣政府緊急部署,全縣人民積極投入抗災救災中,??h委宣傳部要求全縣新聞工作者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竭盡全力做好輿論引導和抗災救災工作的報道工作,。
“作為新聞工作者,在危難的關頭,,就要沖在前頭,!”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也顧不上越來越厲害的感冒頭疼,,想的是如何完成好抗洪救災報道任務,。
18日傍晚,暴雨滂沱,,高砂鎮(zhèn)突發(fā)山體滑坡,,19位村民受困,武警,、消防,、公安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全力救援。我一接到電話,,馬上冒雨趕赴現(xiàn)場,。站在山體滑坡的廢墟上,我全程拍攝下了救援人員奮不顧身搶救被埋人員的鏡頭。當晚深夜,,就在現(xiàn)場指揮部通宵達旦書寫新聞通稿,。在兩天一夜的時間里,我在現(xiàn)場向外發(fā)出兩篇新聞通稿和8張圖片,,傳遞出真實信息,引導了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
23日,,沙縣迎來新一輪強降雨。了解到青州鎮(zhèn)勝地村道路不通,、電力不通,,電力員工冒雨扛電桿進村搶修的線索,一大早,,我就帶上相機跟隨前往采訪,。暴雨如注,道路塌方不斷,,兇猛的洪水從峽谷中呼嘯而來,,我緊緊地抱住相機艱難地前行,滑倒了,,爬起來,,繼續(xù)走,短短的一段路,,跌了四次,,才趕到現(xiàn)場。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捕捉到一名電力員工拉線綁瓷瓶的情景,,我俯下身子取景,這時泥石流把河對面的電桿沖倒,,繃緊的電線“呼”地一聲,,掃過我的雙腿,我被仰面掃倒在地,。幾名電力員工搶前把我扶起,,雖然相機還在手里握住,但鏡頭磕在地上變形了,,我的手腕也嚴重扭傷,,一下子腫了起來。在回程的途中,,路邊的塌方又將我們困在車上5個多小時,,山上的泥石流攜著巨石、斷木向路上撲來,距我們的車子僅兩三米遠,。當天晚上,,我趕回辦公室后,來不及擦洗一身的泥水和包扎傷口,,就從損壞的相機中取出圖片(幸虧讀卡機沒有損壞),,在第一時間發(fā)往福建日報、新華社等媒體,。
采訪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為眾多舍己為人的干部,、群眾而感動,。在十多天的抗洪救災報道中,我先后撰寫了萬余字的新聞稿件,,在福建日報,、新華社等媒體發(fā)表圖片近30張,采寫的《我只是做了一個共產黨員該做的事》,、《十天九夜,,開著自家鏟車搶修生命線》、《 沖了種,,再沖了再種》,、《沙縣借鑒“汶川模式”開展對口支援》等稿件,在各級黨報重要版面上刊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