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2010網絡媒體四川災區(qū)行> 記者寫感悟
> 正文
生態(tài)重建 綿陽地震災區(qū)披“綠衣”
zs-bk.com?2010-05-09 14:17?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綿陽5月5日電(楊超 林中凱)春去夏至,。行走在四川安縣高川鄉(xiāng)天池村,,一排排“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栽植的人工林整齊有序,,郁郁蔥蔥的山林植被中已很難找到大地震的痕跡,。
“樹是前年秋天栽的,。你看現(xiàn)在快兩米了,,比我還高,?!睋崤恢炅嫉闹l,,高川鄉(xiāng)林業(yè)站站長馬國友就像給自己的孩子整理衣服一般,?!斑@種樹在這一帶我們栽了3400多畝?!?/p>
“在山區(qū),、在丘區(qū)、在地震毀損區(qū),,我們已完成人工造林,、人工點播和豐育任務近6萬畝,植被得到了基本恢復,?!卑部h林業(yè)局局長姜永斌在一側接著介紹說,“同時林區(qū)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p>
植被恢復,、耕地復墾、堰塞湖治理,、地質災害整治,。在近兩年的災后重建中,綿陽市按照“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要求,,倒排工期,,正排工序,不斷加快重建進度,。
據(jù)綿陽市水務,、林業(yè)、國土等相關部門統(tǒng)計,,截止目前,,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累計完成投資11.05億元,規(guī)劃實施重大地質災害治理項目406個,;災毀耕地整理復墾項目全部立項,,復墾耕地26萬畝,受損植被恢復35.28萬畝,,種苗基地恢復重建1101畝,;水利災后重建共完成投資31.17億元。唐家山堰塞湖一期明渠工程已投入使用并成功泄流,,唐家山泄洪洞于4月12號正式開工建設,。
“5.12”大地震后千瘡百孔的土地上,如今已成滿目青翠,?!澳壳?,綿陽生態(tài)環(huán)境得以大面積修復,,包括唐家山堰塞湖在內的大量次生災害得到有效治理,。”該市副市長趙琪表示,。 (完)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