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來自上海的生意人徐榮村憑12包湖州絲綢獲得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親自授予的金、銀獎牌,,成為中國的"世博第一人",。
徐氏家族將這件事載入家譜,150年來代代相傳,。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徐氏家族的后人講述了這150年中更多不為人知的世博故事。世博已經與這個中國普通家庭結下了不解之緣,。
12團湖絲參展,,以絲會友
150年前,徐家先祖徐榮村寄出浙江湖州特產"湖絲",,參加了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
據徐榮村的第六代侄孫徐威介紹,徐榮村年輕時在上海寶順洋行擔任買辦,,同時經營著自己的茶葉,、絲綢生意,并擁有專營商標"YUNGKEE"--榮記,。
"倫敦要舉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正在挑選展品!"1851年,,徐榮村從洋行得知這一消息,,便準備挑選商品參展。他并沒有選擇洋行中廣為銷售的生絲,,而是挑選了12包上等"榮記湖絲",,貼上英文商標后運往倫敦。經過反復比較,"榮記湖絲"在柔軟性和韌性上均勝過其他參展洋絲綢,,獲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親自授予的金銀獎牌各一枚,。
"特地挑選自家的絲綢參展,不僅僅是出于商業(yè)考慮,,更因為絲綢能代表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幾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徐威說,,徐榮村的選擇中包含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以絲會友"的開放心態(tài)。
150年家譜,,記載開放心態(tài)
150年前"榮記湖絲"在倫敦世博會大放異彩,,150年后,徐家后代幾經周折將這段史實公諸于眾,,并為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添上有力籌碼,。
2001年,上海申辦世博會進入關鍵時刻,。家住上海的徐榮村第五代侄孫徐希曾及其夫人葉彩蝶向中國世博會申辦籌委會提供了徐氏宗譜,其中記錄了徐榮村1851年參展首屆倫敦世博會并獲獎的信息,。
"這份家譜能夠說明我們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說明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開放的心態(tài),樂于與世界交流,、融合",,葉彩蝶說。
當時,,年過花甲的徐希曾已經被確診為喉癌,,并正在接受放療。葉彩蝶說,,盡管喉嚨疼痛,、嗓音沙啞,徐希曾依然堅持著與籌委會負責人進行交談,。如果徐氏家譜得到認可,,中國人與世博的淵源將在當時史料的基礎上提早16年,而且徐榮村不僅僅是"參觀",,而是參展并獲得大獎,。
然而,徐希曾的資料沒能得到國際展覽局的承認,。他們認為,,家譜不能算史料,而且只是孤證。經過上海圖書館歷時兩個月的查找,,終于在英國皇家協(xié)會1852年出版的《英國倫敦第一屆世博會評獎委員會報告書》,,找到了與徐氏家譜相對應的史實記載。
葉彩蝶回憶說,,當她接到上海世博會申辦籌委會打來的確認電話,,心里特別地開心,"終于為上海申辦世博會出了一份力,,讓全世界的人都能來上??纯?。
找到力證的第二天,,正值國際展覽局代表團抵達上海對申博事宜進行考察,。看著記載了150年前首屆世博會史實的徐家家譜,,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說:"你們中國人是用心在申辦世博會,!"
書寫世博童話
世博會申辦成功后,徐威的父親,、徐榮村第五代侄孫徐希曾就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童話小說《湖絲仔歷險記》,。這位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發(fā)表童話作品的上海交大教師,想用人生的最后幾年將世博故事傳遞給下一代,。
徐希曾的夫人葉彩蝶回憶說,,盡管經受著癌癥和眼疾的困擾,徐希曾依然堅持每天五點起床,,上午的幾個小時都在寫作中度過,。2006年,童話作品完成不久,,徐希曾因病去世,。
目前,根據徐希曾的童話小說改編的動畫電影《世博冠軍湖絲仔》正在制作之中,。
徐威說,,動畫將在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中傳達環(huán)保城市、和諧社會的主題,。片中虛擬的建筑群與東方明珠等標志性建筑融為一體,;擬人化的動植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歡聚一堂。動畫片中,,徐榮村一角將由成龍配音,。制片方還將與美國好萊塢導演合作,將動畫片制作成多種語言版本公演,。
"我父親在人生的最后時光做這件事,,就是希望能讓外國的孩子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了解世博的歷史",徐威說,。
距離世博會開幕還有一個月,,徐威已經訂好了回國的機票,帶著30多名美國的研究生四月底飛回上海參觀世博會,。
在國外生活了十七年,,多年來都在美國硅谷從事IT工作,徐威日益感到傳統(tǒng)交流方式的重要性,。他說,,每當遇到國外的朋友,都想從他們身上看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樣子,,但事實上,真正的了解還需要更多的交流與溝通,。"親自到場的見聞和感觸,,跟文字和影像的傳遞,感受是不同的,。"
- 2010-04-15中國明星隊獻禮世博會 對抗小貝菲戈歐洲全明星
- 2010-04-08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從全國挑8件國寶進行展覽
- 2010-02-08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竣工
- 2010-01-01“2010中國世博旅游年”啟動 首批海外來華游客到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