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學期開始,,西安東郊一家幼兒園開收“識字費”,每教會孩子一個漢字,,就要多收5角錢費用,。多名家長對此表示質疑,園方回應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識字費”是合理的,而且一字5毛的價格已經很便宜,。(3月10《華商報》)
教育亂收費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問題。幽默一點說,,幼兒園以一字5毛的價格收“識字費”堪稱一絕,,它讓人在腦海里勾勒出這樣一個畫面:幼兒園和菜貿市場合二為一。如果按此發(fā)展下去,,某一天會不會出現“學費按批改作業(yè)本的斤兩,,或者按考試分數多少來計算”的情況呢?恐怕難說,。
很顯然,,無論這家幼兒園怎樣辯解“‘識字費’是合理收費”,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guī)定”的,,稍有見識的人都會明白,,“識字費”是典型的巧立名目亂收費,有關部門應該迅速介入調查處理,。而筆者以為,,對待“識字費”問題還不能止于對個案的調查處理,其荒唐表象背后的“教育過度商業(yè)化”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警惕,。
教育過度商業(yè)化是我國教育日漸明顯的一個大問題,,它已經對教育的人文精神,乃至對整個社會的人文建設產生消極影響,。綜觀從幼兒園到大學普遍存在的高收費現象,,各種設立校中校、班中班的現象,,各種違規(guī)收取擇校費,、借讀費的現象以及各種招生亂象等,,可以得出,所有這些亂象的出現皆因利益驅動所致,。一句話,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正成為越來越多學校的辦學導向,,而其中最明顯的要數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幼兒園和大學,特別是職業(yè)教育類學校,。
曾有俄羅斯一家媒體載文說,,中國正在努力探索如何令教育體系適應市場化需要,,然而,,這一探索目前所產生的效果僅僅是抬高了教育的價格,加大了不同社會階層教育水平的分化,,并促使各種教育亂收費現象的產生(由于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學校為保證正常運轉被迫亂收費),。
的確,正是教育商業(yè)化氛圍的形成,,使整個學校的文化被一種畸形的金錢文化所扭曲,,比如,有錢的學生住好的宿舍,,沒錢的學生住差的宿舍,,這種看似合理的區(qū)分卻強化了無形的等級觀念。學校文化的扭曲必然強化學生的功利主義和教育功利意識,,進而隨著學生的畢業(yè)從校園蔓延到社會,,這種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防止教育過度商業(yè)化導致人文精神嚴重缺失,,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目前,,社會上有一些好的建議值得高層考慮,比如: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增加國家對義務教育的投入,使義務教育學校無后顧之憂,,保持其純正的公益性,。(袁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