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丁林?jǐn)z
“說起臺灣,,我就很動情,?!?2003年3月,,甫任總理的溫家寶,,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曾這樣說,。
????言猶在耳,光陰荏苒,。今天,,溫家寶再講故事,表達(dá)他“去臺灣的愿望依舊是那么強(qiáng)烈”,。
????梳理8年8次兩會“壓軸”記者會,,記者發(fā)現(xiàn),溫總理說起臺灣,,頗具感性,,甚是“動情”。
——2003年3月18日,,在回答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國民黨的元老于右任在他臨終前寫過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山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边@是多么震撼中華民族的詞句,。
——2004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聯(lián)合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首先引吟臺灣詩人丘逢甲“幾乎是用血和淚寫的28個字詩”,,又言:“我還想引用一位臺灣著名的鄉(xiāng)土文學(xué)家叫鐘理和的詩,他說,,原鄉(xiāng)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xiāng),才會停止沸騰,!”
——2005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年代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我們希望全體臺灣同胞能夠理解我們的立法(反分裂國家法)用意,。
——2006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臺灣當(dāng)局領(lǐng)導(dǎo)人阻撓開放“三通”,,收緊以至限制兩岸的經(jīng)貿(mào)往來,這不僅不利于臺灣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而且損害臺灣同胞利益,。
——2007年3月16日,在回答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臺海兩岸和平發(fā)展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p>
——2008年3月18日,在回答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為了臺灣同胞的利益,我們甚至愿意作出必要的犧牲”,,“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里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p>
——2009年3月13日,在回答臺灣中央社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臺灣是祖國的寶島,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機(jī)會到臺灣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臺灣各地去走、去接觸臺灣同胞,?!半m然我今年已經(jīng)67歲了,但是如果有這種可能,,走不動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2010年3月14日,,在回答臺灣聯(lián)合報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我去臺灣的愿望依舊是那么強(qiáng)烈,,因為我認(rèn)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qiáng)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
溫總理說:“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臺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zhuǎn)流失,,但現(xiàn)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么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記者 董會峰)
- 2010-03-14溫家寶肯定商簽兩岸經(jīng)濟(jì)合作協(xié)議時讓利臺灣
- 2010-03-02溫家寶“照顧對方關(guān)切”說值得臺灣體味
- 2010-03-01臺灣媒體密集報道溫家寶總理與全球網(wǎng)民在線交流
- 2009-12-11要求保護(hù)釣魚島歸屬鐵證 臺灣教授上書溫家寶
- 2009-05-12臺灣媒體:馬英九還欠溫家寶一個公道
- 2009-04-18溫家寶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fù)
- 2009-04-15李維一:溫家寶總理將在博鰲論壇期間會見臺灣嘉賓
- 2009-03-22溫家寶心愿彰顯中國人“臺灣情結(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