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沙鳴:要推動客家文化研究協(xié)作化,,推進客家文化體系化,促進客家文化和交流合作常態(tài)化
打造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客家親情是維系海峽兩岸感情的重要紐帶之一,,兩岸客家人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文化記憶需要進一步豐富和傳承,。”全國政協(xié)委員,、泉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駱沙鳴認為,,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對臺灣影響深遠,在臺具有較強的感召力。但目前,,大陸對客家文化研究較少,,臺灣客家人多居住在臺灣東南部,他們大多沒來過大陸,,不了解大陸社會現(xiàn)狀,,因此,要更有針對性地做好臺灣客家人工作,,進一步打造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一是推動客家文化研究協(xié)作化。建立國家級客家學研究中心及工作平臺,,系統(tǒng)研究兩岸客家文化的共性與個性,,對客家人通過閩粵贛遷徙史料研究、探索和厘清兩岸客家的歷史淵源,。將客家文化作為獨立學科來研究,,國家在機構、研究人員,、課題,、經(jīng)費扶持上更多傾斜。
二是推進客家文化體系化,。建立客家文化檔案數(shù)據(jù)庫,,收集格言,、詩詞,、山歌、名人錄,、族譜和楹聯(lián),、題刻、名匾,、名畫等建檔,。挖掘客家宗祠文化、風土人情,、客家人物及故事,,兩岸共同保護客家文化遺產(chǎn)。
三是推進客家文化直觀化和創(chuàng)意化,。加強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的多元化,。加強與臺灣主流媒體尤其是客屬團體主辦的客家廣播電臺、電視臺協(xié)作,,建立客家文化網(wǎng)站和虛擬博物館,,推動全球客家文化交流;建立不同層級的客家文化(景區(qū))園區(qū)、文化館,、文物館,、文化特色館??图业貐^(qū)學校設立客家文化教育網(wǎng),,相關學校可選擇興趣班,,讓客家子弟選修客家“十番”,、客家山歌等。規(guī)劃建設“客家尋根之旅”線路,,到臺灣宣傳促銷,。
四是促進客家文化和交流合作常態(tài)化。建議舉辦海峽客家論壇,、客家祖居地文化節(jié)和福建土樓文化節(jié),,深化客家文化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新客家文化活動內(nèi)容,,可舉辦客家風情節(jié),、客家美食節(jié)等,謀求兩岸客家文化互相吸收,、整合,。
五是建立客家人文化教育基金會,為更多客屬地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讓世界各地客家后裔懂客家話,、有“中國心”。
六是大陸客屬縣市區(qū)爭取與臺灣客家人較集中縣市建立客家文化交流友好縣關系,,建立更順暢的交流渠道,。
七是打造以“客家文化尋根之旅”和“福建土樓文化”為主題的旅游品牌。
八是把進一步做好臺灣客家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議在閩粵贛等省成立“客屬工作委員會”,,以利于與臺灣相應機構的聯(lián)系。
- 2010-03-11鄧本元:拿真功夫 看真本領 見真實效
- 2010-03-11陳修茂:把福建建成對臺特別開放的區(qū)域
- 2010-03-11涂建英:將廈金航線打造成兩岸“黃金通道”
- 2010-03-11兩會三人談:閩臺交流先行先試邁大步
- 2010-03-10卓怡建:該納入的一個都不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