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楊維平提出:“讓孩子們遠離手機黃毒,,除了加強網(wǎng)絡和運營商的監(jiān)管以外,,還應該立法禁止12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機?!贝搜砸怀?,有人拍案叫絕,也有人提出早有此想法,,只是一直沒敢站出來說這話,。筆者是一名通訊行業(yè)的記者,也是一個父親,,我對此的看法和楊教授截然相反:未滿12歲的孩子的通訊保障比一般成年人更重要,,為什么?因為神智正常的成年人有自我保護意識,,而12歲以下的孩子沒有,。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手機普及后,,這種擔憂無疑減輕了很多,,有什么事打個電話就ok,“到哪兒了,?”“回家吃飯么,?”“那邊冷不冷,?”……很容易就了解了孩子的信息。為孩子的安全而推出的中國移動校訊通業(yè)務因此很受家長歡迎,,孩子幾點到校,、幾點放學離校,都通過短信發(fā)送到手機上,,這說明,,孩子是有通訊需求的,父母也是有這方面的通訊需求的,。手機是一個通訊工具上,,沒有必要把很多因此衍生的社會問題強加在一個工具,這就好比,,汽車會出交通事故,,就不讓汽車上路了;刀子會傷人,,就不生產(chǎn)刀了,。事實上,孩子不僅需要通訊保障,,而且需要加強通訊保障,,讓做父母的更放心。幾年前看過一段日本小學生使用手機的視頻,,一個小男孩用的手機色彩鮮艷得像卡通玩具,,只有3個鍵,分別是“爸爸”,、“媽媽”,、“接聽”,手機的屏幕是透明的,,除了視頻通話時可以清晰看到父母的笑臉外,,還帶有識別功能,如果孩子把手機屏幕對準花,,就會出現(xiàn)花的介紹及英語翻譯,;該手機還帶GPS定位功能,家長可隨時找到自己的孩子,,也不用擔心孩子迷路或走丟,。
作為一名父親,我很自然地考慮,,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到12歲,,肯定會用手機,因為我要隨時保持和孩子暢通的通訊聯(lián)絡,,這種通訊,,當然可以采取技術手段,,既在某些方面做一定的限制,又在某些方面做特別的加強,,做到簡單使用即可,。說到底,讓孩子使用手機僅僅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而已,。 王化
- 2010-02-01何曉亮:不滿12歲該不該用手機
- 2010-01-28評論:對過濾軟件進校園的“過慮”
- 2010-01-26南方日報:追問“黃段子”標準是舍本逐末
- 2010-01-26新聞晨報:讓孩子遠離網(wǎng)毒的最優(yōu)途徑是什么
- 2010-01-25科技日報:移動 請讓溝通真的從心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