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專題> 重拳打擊互聯(lián)網(wǎng)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 媒體評論
> 正文
清洗短信 過度“消毒”
zs-bk.com?2010-01-19 08:37? ?來源:南方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通過延安夫妻看黃碟案、電腦里有“毛片”、手機存黃片被罰款等一系列公共事件,,私人之間的情色交流不能作為違法犯罪來打擊,,已經(jīng)是全社會的法治共識。那么,,打著掃黃旗號,難道可以隨意侵犯公民私人空間?
事實上,,私權是每一個人的天賦人權,只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我們才被動地讓度一部分出來,。公權是由私權組成的,必須和只能以維護和保障個人私權為根本尺度和最高標準,,否則,,便是一種僭越。公權力機關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對私權可以進行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的干預,。但是,,這種干預只能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必要為限,且不能侵犯公民最低限度的自由,。
“東莞的形象”當然重要,,但私人的權利就不重要?
公民的通信自由與通信秘密不容侵犯,,如今已成為維系一個健康而穩(wěn)定的社會所必需的制度保障,。如果允許公權力對私人這種最低限度的自由和權利也進行干預的話,那么,,公民相對于國家共同體還能剩下多少可保留的自由和權利呢,?如果東莞人天真無邪,遠離黃色短信,,進而完全地控制黃色污染的傳播———如此治理目標對應的似乎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社會秩序:人人的思想都很純凈,。那么,檢查完公民的住宅以及手機,、電腦等私人物品,,下一個是不是還要清洗一下公民的大腦,讓烏七八糟的“黃”色思想徹底消滅掉,?
東莞打擊黃賭毒進入攻堅階段,,必須從嚴整肅,但黃色信息和包黃包賭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在行使公權力時,,一定要適度、合理,,兼顧公民的私權,,絕不能將公權力的行使推至極致。
□ 陳愛和
相關新聞
- 2010-01-15華西都市報評論:短信“黃段子”算不算公害
- 2010-01-11人民網(wǎng):17歲少男強奸6歲幼女誰該反思
- 2010-01-11讓青少年遠離“色情”義不容辭
- 2010-01-11評論:法律應該對易寶支付等企業(yè)有明確監(jiān)督
- 2010-01-11教育專家郭海燕:讓青少年遠離色情是社會責任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