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專題> 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分析評論
> 正文
“團購”背后是資本與權力的交易
zs-bk.com?2010-01-04 15:54? 小勰?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果真如此簡單,?恐怕未必。收入穩(wěn)定,,能及時還款的,,應該不只公務員,為何只將目標群體鎖定到他們呢,?答案,,或許可從“主動”二字找到,。
逐利,乃資本天性,。一平方米便宜300元,,按該樓盤最小戶型116平方米計算,,2600套下來,,開發(fā)商賬面至少少賺9048萬元。開發(fā)商主動找到政府,,主動讓利近億元,,不可謂不慷慨。我們是否要為開發(fā)商的樂善好施,、深明大義鼓掌了呢,?
且慢,且看開發(fā)商作為理性經(jīng)濟人的精明算盤:從拿地到貸款到驗收再到銷售,,一條開發(fā)鏈下來,,處處都有求于政府部門。主動上門為政府解憂(部分買不起房的公務員的訴求),,一者與權力“攀”上了關系,,二者贏得“官”心。怕群眾說三道四,,沒關系,,可以以“團購”的名義嘛。如此熨帖,,如此堂而皇之,,一些政府決策者有什么理由拒絕呢?至于幾千萬的損失,,拿我的手軟,,土地招標關照關照,容積率調(diào)調(diào),,市政配套傾斜傾斜,,其他樓盤漲漲價……總之,堤內(nèi)損失堤外補,。
如此,,政府開心了,公務員開心了,,開發(fā)商也開心了,,但政府的公信力卻降低了。
扯下“團購”的遮羞布,,不難看到,,低價“專供”房的背后,,是資本與權力的交易。暗通款曲背地交易的權力尋租,,固應成為過街之鼠,;換了套“堂而皇之”的馬甲的資本魅影,更應悚然而覺之,。
相關新聞
- 2009-12-30“擠牙膏”式反腐何以屢屢出現(xiàn)
- 2009-12-30“釣魚”是對積極維權的污名
- 2009-12-292009年反腐倡廉闊步前行
- 2009-12-29狠剎官員“設宴斂財”歪風必須動真格
- 2009-12-28“名牌”小學校長為何成了腐敗高危人群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