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沒有《福建日報》就沒有我”,,但我可以肯定:如果沒有《福建日報》,,就絕不會有今天的我。
《福建日報》創(chuàng)刊60周年了,,我與她結(jié)緣是在1992年12月,,那時我讀了三版上的一些“讀者來信”,覺得這份報紙確實是廣大教師和讀者的知心朋友,,她倡導(dǎo)尊師重教的社會風(fēng)尚,,反映廣大師生和各界人士的呼聲,加上報社的工作人員誠,、敬,、勤、樸的工作態(tài)度和作風(fēng),,使我覺得她實在是可親可敬的,。于是,也試著寫了一篇小文,,往《福建日報》斗膽一寄,只是不敢有太高的奢望,。不料,,在1993年1月20日的《福建日報》“科教園地”版上,在一篇題為《從“南風(fēng)效應(yīng)”想到的》的文章下面,,我見到了自己的名字,。這篇文章雖然只有八百多字,但她帶給我的欣喜之情如今仍然回味無窮,。記得那正是我寫作投稿屢屢碰壁的時候,,退稿信常像疾病診斷書一樣捏在我的手里?!陡=ㄈ請蟆飞铣霈F(xiàn)我的名字,,這是另一種診斷結(jié)果,診斷內(nèi)容無疑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診斷我健康,、新鮮,、具有生存價值。
于是后來我真的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了,。十幾年來,,我在《福建日報》編輯部各位編輯老師的熱心指導(dǎo)和幫助下,先后在《福建日報》“科教園地”,、“讀者來信”,、“潮聲”、“政文”和“旅游讀書”等版面上發(fā)表了15篇文章,。既有《莫用勞動來懲罰孩子》的“讀者建議”,,也有《“班門弄斧”值得提倡》的言論,還有《情系舊書》等隨筆,,更多的是有關(guān)教育教學(xué)的言論文章,。此外,我還有300多篇拙作在《廈門日報》,、《光明日報》,、《半月談》、《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這里邊有《福建日報》天長日久的熏陶,。
父母給了我生命,《福建日報》卻給我生命注滿了不斷成長,、更加成熟的活力,。十幾年來,我由一個青年教師逐漸成為國家級骨干教師,、中學(xué)特級教師,、廈門市“五一勞動獎?wù)隆薄B門市政協(xié)委員,。每當(dāng)我從領(lǐng)導(dǎo)手里接過獲獎證書時,,我首先想到的是《福建日報》,“軍功章里也有你的一半”——這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值此《福建日報》創(chuàng)刊60周年之際,,我怎能不飲水思源,!
- 2009-11-09首屆全球媽祖文化征文攝影大賽評選揭曉
- 2009-10-28“我為海西獻良策” 征文活動圓滿結(jié)束
- 2009-10-28首屆全球媽祖文化征文大賽評選揭曉
- 2009-10-28“我為海西獻良策”征文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