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的一家人

2006年“珍珠”臺風過后,,傅麗芬(右一)帶著慰問金和慰問品走訪受災群眾
核心提示:傅麗芬一家人,致富之后,,不忘回饋社會,。這些年來,他們資助了不少特困生,、孤兒與困難老人,。
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11月11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賢偉 通訊員 龍聞)傅麗芬從厚厚一沓信中挑出一封,“傅阿姨……來部隊4個多月了,,很想家,,很想您……”這是前不久小鵬從部隊寄給傅麗芬的。3頁信紙,,小鵬把入伍以來的訓練,、生活一一寫了下來,講給傅阿姨聽,。
小鵬從小家境貧寒,,上小學起就在傅麗芬資助下延續(xù)學業(yè)。傅麗芬生于上世紀50年代,,現(xiàn)為金冠(龍海)塑料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龍海市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會長。她說:“這樣的信,,一個月大概10多封,?!?/p>
1969年,傅麗芬從龍海市石碼鎮(zhèn)來到角美鎮(zhèn)上房村,,成了一名知青,。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傅麗芬與同為知青的丈夫收獲了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收獲了現(xiàn)在不斷壯大的事業(yè),。
“那股不服輸?shù)钠磩拧㈨g性,,就是知青經(jīng)歷磨礪出來的,。”傅麗芬說,。1979年,,傅麗芬到龍海塑料廠工作,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丈夫則到石美小學任教,。
當時正逢改革開放初期,夫妻倆漸漸產(chǎn)生了辦工廠的念頭,。1985年,,他們向親朋好友借了2000元,租了平房,,“金冠”前身——龍??h上房塑料包裝廠誕生了。夫妻倆進行了分工,,傅麗芬負責采購,,丈夫負責生產(chǎn)。
1臺機器,、3個工人,,夫妻倆就這樣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傅麗芬和丈夫為工廠傾注了全部心血,,一連數(shù)月沒離開工廠一步。
相關(guān)新聞
- 2009-11-10傳播媽祖文化的一家人
- 2009-11-08齊心,,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 2009-11-05好軍嫂,,為家撐起一片天
- 2009-11-06風雨情更深 孝親半世紀
- 2009-11-04讓愛常駐家中
- 2009-11-03愛,讓腦癱兒“站”起
- 2009-11-02苦蔓結(jié)出甜蜜果
- 2009-10-30善良與寬厚,,縫合了破碎的家
- 2009-10-29軍功章有妻子的一半
- 2009-10-28綠色大俠的綠色家庭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guān)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