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見證的是林則徐等閩籍先賢精英的儒家奉獻精神,,那么,,海西精神無疑更具有全民性與時代感,。在海西建設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我們更需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和詮釋新時代海西精神,。
從本報五年來每次評選的“感動福建”十大人物,,就知道新時代海西精神的生命力,從鄭忠華,、鄭邦明,、朱邦月、黃文謙到賴金土
譹訛
……他們是各行各業(yè)平凡的人,,但身上都具有奉獻精神與遠大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成績!他們是新時代海西精神的典型,,更是全省許許多多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實踐理想的干部群眾的縮影。
只有植根于本土的精神,,才可能淡定而持久,。新時代海西精神無疑就屬此類。
如果有誰要想了解海西人的精氣神,,請到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中去,,他定會感受到海西人的力量之源。
注釋
譹訛:
鄭忠華:本報2004“感動福建”人物之一。2004年7月7日,,將樂6名群眾被突發(fā)的洪水圍困在孤島上,,消防戰(zhàn)士鄭忠華成功救出這6名群眾后不幸被洪水卷走。
鄭邦明:本報2005“感動福建”人物之一,。2005年7月25日,,在榕務工14年的他,為了救一個落水的依姆,,不幸被河水吞沒,。
朱邦月:本報2006“感動福建”人物之一。邵武煤礦一退休職工,,殘障人士,。朋友去世后,留下妻兒3個無生活能力的人,,他一照顧就是39年,。
黃文謙:本報2007“感動福建”人物之一。87歲的他四處打工,,散盡家財,,資助400個貧困學生,他為教育樹立了一座愛的豐碑,。
賴金土:本報2008“感動福建”人物之一,。汶川地震后,這位晉江商人拎著和朋友湊起來的28萬元巨款,,徒步行走在四川災區(qū)偏遠農村,,挨家挨戶把現(xiàn)金發(fā)放給最困難的人。
- 2009-11-04讓新時代海西精神成為事業(yè)發(fā)展的有力支撐
- 2009-11-05陳榮凱會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蔡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