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透上頭方面,,主要有兩條渠道:一是中央有什么新精神,,報社會馬上打來電話或召開記者會,及時向我們傳達,要求我們認真學習,,并落實到新聞報道中去,;二是自己堅持天天看報紙,、聽廣播,,并加以研究,從中了解中央的最新精神,,摸準當時的政治氣候脈搏,,使新聞宣傳工作有的放矢,針對性強,。經(jīng)過學習,、熏陶和磨練,不僅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更重要的是不斷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我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一事當前,,總要從政治上去考慮,總會從全局的高度上去思考,,總能從群眾的利益上去著想,。這樣,在人生道路上就有正確的航向,,在工作中就有明確的目標,;即使遇到政治風浪,眼前云遮霧蓋,,也不會暈頭轉(zhuǎn)向,,更不會動搖,而是沿著自己認準的方向邁開堅實的腳步,。
在吃透下頭方面,,就是要深入基層,深入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第一線,,去了解情況,,傾聽民聲,摸清民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新聞工作者要寫報道,,不深入實際,成天坐在辦公室,,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新聞來的,,更寫不出好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報道來,。這是十分淺顯的道理,。報社領(lǐng)導(dǎo)一再要求我們這樣做。為了不辜負組織上的信任,,不辱新聞工作的使命,,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基層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像現(xiàn)在這樣,,出門采訪有車坐,那時候到縣以下采訪,,往往只能靠兩條腿,,二三十華里,六七十華里,,甚至百把華里,,都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地登,,腳底磨出了血泡,那是常有的事,,可我還是咬緊牙關(guān),,堅持到底。在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采訪中,我慢慢地磨就了一雙“鐵腳板”,,也吃到了甜頭,,我的一篇篇報道就是在邁開雙腳的情況下見諸報端的。
說實在話,,我原先的寫作水平并不高,,這一點,我有自知之明,。剛調(diào)到報社,,我還擔心能否完成組織上交給我的任務(wù),。這對我是一種壓力,又是一種動力,。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就加倍努力,刻苦學習,。一是向老同志學習,。他們有豐富的寫作經(jīng)驗,我經(jīng)常向他們請教,;稿件寫出來了,,讓他們先看,請他們提出意見,,然后進行修改,。他們都樂意而又熱心地對我加以指導(dǎo)和幫助。二是很關(guān)注自己見報的稿件,,細心與原稿加以對照,,分析編輯同志是如何修改的,琢磨著為什么要這樣修改,,這對自己寫作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三是向報紙學習,多看別人寫的新聞稿件,,研究別人是怎么寫的,;對新聞精品,我會剪下來,,反復(fù)研讀,,從中受到啟發(fā),得到教益,。四是自己多寫、多實踐,,這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guān)鍵所在,。比如游泳,理論學得再多,,要是不下水,,還是游不了,還會沉下去,;寫作也一樣,,要多寫、多練習,。我就是在多寫多練中有了長進,,得到了提高。
這是我在福建日報社工作中所得到的主要精神財富,我十分珍惜,。這些精神財富,,為我后來搞好黨的宣傳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并起了重大的作用,。即使是退居二線,,到省政協(xié)任常委兼文教衛(wèi)體委員會主任,以及后來擔任省關(guān)工委副主任兼宣傳委主任期間,,我仍然堅持“吃透兩頭”,,一方面認真學習、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在工作中加以貫徹落實,;一方面注意抓調(diào)研,,經(jīng)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總結(jié)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的還寫成文章,,在福建日報上發(fā)表,。僅1994年,我就在福建日報刊出了時評和評論文章十多篇,,其中主要的有:《一項跨世紀的奠基工程--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幾點建議》,、《重人才 強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重視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三結(jié)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值得倡導(dǎo)》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