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岳峰同志身上,,保留了許多黨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給我影響最深的是他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正確把握導向的政治敏感和勇于承擔責任,、保護干部的高尚品格。有時,,我們對一篇稿件的取舍難以決斷,,經(jīng)他從政治思想的角度提出來一研究,難題便很快得到破解,。在工作中,取得點滴成績,,老領(lǐng)導們就褒揚肯定,;捅了“婁子”,他們就承擔責任,。
1979年,,我從記者站回到編輯部,編委會指派我開辟《今日論壇》專欄,。正愁著沒題目做文章,,恰巧劉岳峰同志從省委開會回來,談到有一位同志寫了一首“順口溜”批評省計委某些同志的官僚主義,、衙門作風,。時任省計委主任的畢際昌同志看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認為這個意見提得很好,,批示印發(fā)計委系統(tǒng)各處,人手一張,聯(lián)系實際,,認真討論,,切實糾正。有的同志還把它壓在辦公桌的玻璃板下,,作為鏡子,,時時對照?!绊樋诹铩笔沁@么寫的:
門難進,,臉難看,
話難說,,事難辦,。
開口說緊張,閉口歸地,、縣,,
三言兩語不理睬,
任你好話講千遍,。
他那里鐵面無情打官腔,,
我這里笑臉哀求兩腿酸。
用這么尖銳的言詞批評政府部門,,在當時還不多見,。而畢際昌和計委的同志卻能虛心納諫,他們豁達大度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動,。我便借題發(fā)揮,寫成短文,,作為《今日論壇》的開篇,。誰知文章一出籠,就受到省里領(lǐng)導同志的嚴厲批評,。當時,,劉岳峰等同志承受了壓力,卻沒有把這一“壞消息”告訴我,。時間過了20多年,,我從報社離任后不久的一天,在晨練時與劉岳峰同志相遇,,談起了這件事,。我問他當時為什么不告訴我,他淡淡地說:“文章本身并沒有錯,?!蔽蚁?,擔心我“扛不住”,工作情緒受影響,,也許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吧,。而在項南同志任福建省委書記時,我在老同志的指導下,,寫過一些社論,。有的得到項南同志的表揚,編委領(lǐng)導卻馬上在貼報欄上公布,,加以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