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嶺、鐵嶺是將樂經歸化的必經之地,,山高路險,1934年春,,紅軍和進攻將樂蘇區(qū)的敵人在這里鏖戰(zhàn)了兩次,戰(zhàn)斗之慘烈在歷次將樂蘇區(qū)保衛(wèi)戰(zhàn)中是罕見的,。
1934年3月14日,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從沙縣進攻歸化,被紅七軍團第十九師包圍于歸化南部的大嶺頭,,雙方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情急之中,蔣介石命令湯恩伯部駐將樂的第十師南下馳援第五十二師,。22日拂曉,,敵人援軍在銅鐵嶺遭到紅軍伏擊,敵一團長被紅軍擊斃,。潰敗的敵軍向紅軍進行瘋狂的反撲,,三架敵機飛臨鐵嶺上空進行瘋狂掃射投彈,但都遭到紅軍的英勇抵抗,此時,,不甘失敗的敵人竟喪心病狂地放火燒山,。不料,我勇猛的紅軍卻借助火勢與濃煙,,再次將敵人擊潰,,致敵死傷400余人。
“那天打仗,,我們嚇得連門都不敢出來,,只聽到‘噠噠’的機槍聲整天響個沒停,炸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卑咨忔?zhèn)銅嶺村84歲的朱金華老人回憶說。
26日,,國民黨第十師從歸化回防將樂,紅軍再次在銅鐵嶺設下埋伏,,阻擊敵人,雙方激烈交戰(zhàn),,敵人被打得四處逃散,。
“紅軍把敵人打跑了,村里的人都挑著飯,、茶和其他好吃的東西去慰勞紅軍,。我們這些小孩子就跑到戰(zhàn)壕里去撿子彈殼?!睂τ趹?zhàn)事和戰(zhàn)壕,,朱金華老人清楚地記得,“戰(zhàn)壕從這山腰蜿蜒到山頂,,共有3層,,每層都有通道相連,山頂還有一個像指揮所一樣的戰(zhàn)壕,。山腰的戰(zhàn)壕最深,,比一個大人還高,,有2米多深,山頂?shù)淖顪\,,也有70—80厘米深”,。
如今青山依在,戰(zhàn)壕依舊,。只是硝煙散盡之后的銅鐵嶺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過著安寧幸福的生活。
史料記載,,1934年3月5日至3月26日,,短短的21天時間,為保衛(wèi)中央蘇區(qū),,紅軍在將樂境內的黃坑口,、將溪、漠里,、積善,、城關,、陽厝源,、曹地、寶臺山,、界源等地與前來進攻的敵東路軍湯恩伯部展開了13場殊死的激烈戰(zhàn)斗,,消滅了大批來犯之敵,確保了將樂經歸化,、將樂經泰寧的交通暢通,,配合紅軍作戰(zhàn)。
蘇區(qū)處處可見紅軍標語
正如毛澤東說的那樣:“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奔t軍走到哪里,,宣傳標語就寫到哪里,革命的道理就講到哪里,,革命種子就播撒到哪里,,并在那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張木金,,白蓮張厝人,,今年66歲,,他的父親張春元1933年任白蓮蘇維埃政府副主席,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據(jù)地訪問團曾贈給他一枚紀念章,。張木金回憶說,,小時候經常聽他父親講紅軍的故事,作為蘇維埃副主席,,他的父親主要就是配合紅軍到各村寫標語,,搞宣傳,發(fā)動群眾參加紅軍,,打土豪,,分田地。
在將樂蘇區(qū),,只要紅軍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都能找到當年紅軍留下的足跡和宣傳標語。在白蓮堪厚村,,磚墻上醒目的“沒收地主豪紳的土地和財產,,分給工農群眾(紅軍宣)”標語清晰可見;在南口溫坊蘇維埃舊址的墻壁上,,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師二團第四連士兵留下的:“1.打倒帝國主義,,2.打土豪分田地,3.紅軍是工農的軍隊,,4.解除工農(后面的字體脫落,,不詳),5.消滅軍閥(后面字體內容不詳),,6.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7.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8.消滅保衛(wèi)匪團,,9.紅軍反對拉夫子,,10.建立蘇維埃政府”十條標語依然歷歷在目;在光明鄉(xiāng)禊俚村蘇維埃舊址斑駁的墻壁上,,兩行白底黑字的“軍閥打仗升官發(fā)財白軍打仗白白送死紅軍打仗分得天地”的標語依然十分遒勁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