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為上世紀80年代,上饒市民在舊火車站前留影(王冶洪攝于1988年),。
由福建建筑商承建的上饒火車站現(xiàn)代氣派,,氣勢不凡,成為上饒市新地標(徐樹才 攝),。
走進上饒,為這片土地上的紅色故事所震撼,,方志敏烈士膾炙人口的《可愛的中國》,,上饒集中營里深沉堅定的《囚歌》,句句聲聲,,令人懷想萬千,;
走進上饒,為這片土地上的綠色映象所吸引,,中國最美鄉(xiāng)村婺源,,夢里水鄉(xiāng)鄱陽湖,余干,、波陽等國家級貧困縣的綠色發(fā)展,,帶來滿目蒼翠,、滿眼希望;
走進上饒,,處處可以感受到海西熱土的勃勃生機,,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拔地而起的工業(yè)園區(qū),、快速成長的支柱產業(yè),,清晰標志出海西兩個先行區(qū)的建設軌跡,迅速向海西城市群延伸,。
上饒,,這座贛浙閩皖四省交界的地理中心城市,正通江達海,,對接東部,,融入海西,提速發(fā)展,。
風從東南來
——兩家閩籍企業(yè)的開先氣之舉
上饒的地理位置有“閩牙”之稱,。上饒與福建的緣分,源遠流長,,無論在經濟,、社會還是生活領域,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與上饒市民聊起當?shù)馗母镩_放以來的變化,許多人認為 “行”與“住”變化最大,,行越來越便捷,,住越來越舒適。兩樣變遷,,都與福建人有關,。
閩運車隊,在上饒名氣很響,。鷹廈鐵路建成之前,,上饒是福建人北上的必經之地。解放初期,,解放軍某汽車團整體轉業(yè),成立閩運車隊,,駐扎上饒,,運輸出入福建的貨物。
上饒福建商會秘書長陳榮,,1977年從部隊轉業(yè)到當時的閩運車隊,,從此一直在上饒工作,。陳榮用一組數(shù)字說明閩運車隊在上饒的影響力:“記得1979年上饒市(現(xiàn)在的信州區(qū))提出‘三個一’目標,產值一個億,,稅收一千萬,,利潤一百萬,而那時我們車隊一年的純利,,就有53萬元,。”
雖然地處“八省通衢”交通要沖,,但改革開放之后,,當沿海商品經濟、民營企業(yè)風生水起的時候,,上饒還是一個以農業(yè)為主,、相對封閉的地區(qū),外地的資金要想進入上饒做點事,,有許多框框套套,。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閩運車隊從福建的總部要來30萬元,,要在上饒利用自己的地皮蓋樓,,但是,僅前期手續(xù),,就辦了整整兩年,。
汽運業(yè)在上饒地位舉足輕重,最早攪動行業(yè)并帶來新氣象的,,是閩運的7部“面的”,。1995年10月,閩運成立出租車公司,,動員干部職工每四五個人合伙購一部“面的”營運,,陳榮說:“那時候,我們一人一個月可以分到1000多元,,而我們工資才100多元,。”僅僅兩個月,,7部“面的”就催生了出租車市場,,幾乎在一夜之間,冒出五六家出租車公司,。
現(xiàn)在,,上饒有出租車500多部,大部分由福建企業(yè)經營,。福建人林明朝經營的汽運總公司買下上饒所有的汽車站和許多線路,,是上饒最大的汽運公司,。
出租車,為上饒人出行方式帶來革新,;而社區(qū)城,,則撞擊了上饒人的商居理念。
在上饒城區(qū)的東北面,,紫陽大道,、鳳凰大道、三清山大道三條開闊的道路之間,,夾峙著一片富有現(xiàn)代氣息的商住樓盤——江南商貿城·永隆城市廣場,。
這個樓盤,是當?shù)刈罹咂肺坏纳鐓^(qū)和最大型的復合商業(yè)地產,,由城市洋房,、音樂步行街、城市酒店,、專業(yè)市場,、大型購物中心等主題區(qū)組成??偛吭O在廈門的春來房地產公司,,前后5年時間,歷經困頓波折,,最終在當?shù)厝苏J為“鬼都不去”的荒郊野嶺上建起社區(qū)城,,并獲得市場熱捧。
江南商貿城,,是上饒最大的市場,,2007年交易額達25億元,輻射到半徑35公里之內的上饒三分之二人口,;永隆城市廣場,,被評為2006年中國最具城市影響力商業(yè)地產、2007年度中國和諧地產建設典范,。這,,是上饒地產界前所未有的殊榮。
城市的外貌靚麗起來了,。令人感嘆的是,,新近建成的房地產交易大樓、新火車站,、城市中心廣場等地標建筑,,以及站前大道、濱江大道等城市主干道,,都是閩商承建的,。
城市的內在氣質也在變化。閩商,,讓南風北漸,,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的開放風氣沖開當?shù)厝说挠^念桎梏。在上饒居住了近50年的市民肖與煊告訴我們,,不久前,,上饒電視臺在節(jié)目中討論“上饒人與福建人有什么不同”,福建人“敢拼會贏”的個性讓人敬佩,。上饒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程建平撰寫了激情四射的文章——“好樣的,閩南人,!”,,對閩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閩南人敢為人先的氣質,、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最讓上饒人感佩的是,,在改革發(fā)展進入關鍵時刻,,福建以超人的膽識,提出海西建設的戰(zhàn)略構想,,并且果敢實踐,,為同處海西的城市贏得躍升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