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圓圓臺北安家
zs-bk.com?2008-12-24 08:36? 駐臺記者 之光 林娟?來源:本網 我來說兩句
23日,,大熊貓“團團”“圓圓”赴臺啟動儀式舉行,。 新華社記者 陳燮 攝 駐臺記者 之光 林娟 昨天臺北動物園的熊貓館前,13臺媒體的現場轉播車在守候,百余名警員在維持秩序,,動物園幾乎所有工作人員都出動了,等待團團圓圓的到來,。 19時30分 抵熊貓館 隨著路口警員的手勢,,所有的媒體都把鏡頭對準熊貓館旁的大道,運載團團圓圓的冷藏車19點27分進入臺北市立動物園,,19時30分抵達熊貓館的側門,。 為了保證團團圓圓不受驚擾,盡快適應新的環(huán)境,,臺北木柵動物園禁止媒體到欄舍拍照,,但是透過視頻,轉播了團團圓圓進新家的全過程,。 19時35分 團團先出現 最先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是團團,。 19時35分,動物園的10名壯實的工作人員用升降機把裝載團團的大籠子放到地上,,并抬上平板推車,,推進隔離通道。透過罩布的透氣孔,,團團在里面轉圈的身影隱約可見,。 通過消毒槽,工作人員把團團推到隔離欄舍的門前,,把籠門的鎖打開,,籠子口與舍門對接,由身穿防疫衣,,戴口罩與隔離鞋套檢疫室內的工作人員接手,。只見地上已經撒上了蘋果、臺灣窩窩頭和竹子等食物,。團團一看有吃的,,不假思索轉身就進了新家。 20時整 團團吃了臺灣餐 臺北熊貓館盡量模仿團團圓圓在四川的家,,但畢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團團開始有點緊張,一入欄舍就快速地繞著房間團團轉,,還在墻邊尿尿做記號,,一度還想爬到木架上躲藏,,最后可能覺得藏頭不能藏尾巴,加上地上美食的誘惑,,團團從木架上爬下來,,從地上撿起一塊臺北動物園自制的窩窩頭,迅速塞進了嘴里,,這是團團到臺北吃的第一口飯,。過了幾分鐘,團團還從地上撿起一根竹子來啃,,臺北動物園介紹,,這是臺灣產的箭竹,團團吃的兩種食物都是臺灣本地土產,。 過了幾分鐘,,圓圓也出現了。兩個小家伙一天沒見著,,但是仍然沒有擁抱打鬧的閑心,,仍然在研究新家。 檢疫30天 春節(jié)前后見面 臺北動物園發(fā)言人金仁謙指出,,團團,、圓圓10月就已進入檢疫狀態(tài),跟其他動物隔離,,來臺之后預計再檢疫30天,,如果整個一切順利的話,1月23日是檢疫的最后一天,,動物園在拿到相關文件之后,,會盡速安排開放參觀相關事宜,整個過程以“動物福祉”為第一考慮,。 第一餐 兩岸食品各一半 熊貓抵達動物園后,,車輛進入動物園車道后倒車入庫,卸載前,,園方先清洗四川運來的一箱30公斤竹子,清洗完成后,,布置5至6公斤竹子在檢疫欄舍,。 昨晚為熊貓準備的第一餐為臺灣箭竹、桂竹,、綠竹,,及大陸帶來的竹子各半,還搭配了窩窩頭和蘋果,。但是分量不多,,臺北動物園負責人表示,,蘋果不是熊貓的主食,只是點心,,所以不能給團團圓圓多吃,。 還叫團團圓圓 后年生小團圓 金仕謙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熊貓被稱為團團圓圓已久,,是大家熟悉的名字,,當前沒有重命名的構想。目前團團還沒有進入發(fā)情期,,動物園方面會觀察它們的發(fā)育情況,,會選擇適當的時機,可能要等上一兩年時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