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在的中學,是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是一所初級中學,,在綿陽周邊非常有名。學校因教學質量高,,連續(xù)13年都是全縣中考第一名,,周圍家長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學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學生,,最前排的學生幾乎坐在老師下巴前,。
地震來臨時,他正在綿陽辦事,。大地震動,,他站不穩(wěn),只好與學校的總務長互相抱著,。
手機打不通,,電話斷了,第一波震蕩過去后,,他立即驅車往地處重災區(qū)的學校趕,。
車開得飛快,路上他一句話也不說,。
他惦記著學校那棟沒有通過驗收的實驗教學樓,,心里最怕的是那棟樓出事。
上世紀80年代中,,那棟樓建設時,,學校沒有找正規(guī)的建筑公司,斷斷續(xù)續(xù)地蓋了兩年多,。到后來,,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
新的實驗教學樓蓋好了,,老師和學生誰也不愿意搬進去,,哪個都知道沒有人敢驗收的樓,建筑質量是什么樣的成色,。
當時,,他還是普通教師,是學校為數不多的黨員之一,,別人不敢搬,,他只好帶頭搬。
搬進新樓時,,新樓的樓梯欄桿都是搖搖晃晃的,。燈泡各式各樣,參差不齊,,教室本應雪白的墻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沒有。
后來,,他當領導了,,下決心一定要修這棟樓。
1997年,,他把與這棟新樓相連的一棟廁所樓拆除了,。因為他發(fā)現,廁所樓的建筑質量很差,,污水銹蝕了鋼筋,。他怕建筑質量不高的廁所樓牽連同樣質量可疑的新樓,要求施工隊重新在一樓的安全處搭建了廁所,,這樣,,雖然高層教室上課的同學上廁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們安全,。
1998年,他發(fā)現新樓的樓板縫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袋,。他生氣,找正規(guī)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縫中老老實實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花錢,,將已經不太新的樓原來華而不實,、卻又很沉重的磚欄桿拆掉,換上輕巧美觀結實的鋼管欄桿,。接著,,他又對這棟樓動了大手術,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規(guī)的要求,,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加粗了15厘米,。
這棟實驗教學樓,建筑時才花了17萬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萬元,。
學校沒有錢,他一點點向教育局要,領導支持,,他修樓的錢就這樣左一個5萬元,、右一個5萬元的化緣而來。
教學樓時刻要用,,他就與施工單位協(xié)調,,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螞蟻啃骨頭般,,一點點將這棟有16個教室的樓修好,。
對新建的樓,他的要求更是嚴,。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面,,只貼一下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來砸到學生,,他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板都打四個孔,然后用四個金屬釘掛在外墻上,,再粘好,。建筑外檐裝修的術語講,這叫“干掛”,。
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學樓的大理石面,,沒有一塊掉下來,。
他知道,教學樓不建結實,,早晚會出事,,出了事,沒法向娃娃家長交代,。
不是沒有見過出事的學校,,有的學校墻沒弄結實倒塌砸到學生,有的學校組織不好,,造成學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讓這樣的危險降臨在自己學生的身上。于是,,他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
會事先告知學生,,本周有演習,,但娃娃們具體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課間操或者學生休息時,,學校會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緊急疏散,!
每個班的疏散路線都是固定的,學校早已規(guī)劃好,。兩個班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每個班級疏散到操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級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會錯。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后4行從后門撤離,每列走哪條通道,,娃娃們早已被事先教育好,。孩子們事先還被告知的有,在2樓,、3樓教室里的學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樓,、5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
學校緊急疏散時,,他讓人記時,,不比速度,只講評各班級存在的問題,。
剛搞緊急疏散時,,學生當是娛樂,半大孩子除了覺得好玩外,,還認為多此一舉,,有反對意見,但他堅持,。
后來,,學生老師都習慣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他對老師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師不是上完課甩手就走,而是在適當的時候要站在適當的位置,,他認為適當的時候是:下課后,、課間操,、午飯晚飯,放晚自習和緊急疏散時——都是教學樓中人流量最大的時候,;他認為適當的位置是:各層的樓梯拐彎處。
老師之所以被要求站在那里的原因是,,拐彎處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這里摔了,老師畢竟是成人,,力氣大些,,可以一把把孩子從人流中抓住提起來,不至于讓別人踩到娃娃,。
每周二都是學校規(guī)定的安全教育時間,,讓老師專門講交通安全和飲食衛(wèi)生等。他管得嚴,,集體開會時,,他不允許學生拖著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須平端椅子——因為拖著的椅子會絆倒人,,后面的學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還會往前涌,所有的踩踏都是這樣出現的,。
那天地震,,他不在。學生們正是按著平時學校要求,、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
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后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
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沖出了教室,老師站在樓梯上,,喊:“快一點,,慢一點!”
老師們說,,喊出的話自己事后想想,,都覺得矛盾和可笑。但當時的心情,,既怕學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學生跑得太快,摔倒了——關鍵時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那天,連懷孕的老師都按照平時的學校要求行事,。地震強烈得使挺著大肚子的女老師站不住,,抓緊黑板跪在講臺上,但也沒有先于學生逃走,。唯一不合學校要求的是,,幾個男生護送著懷孕的老師同時下了樓。
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fā)生后,,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
學校所在的安縣緊臨著地震最為慘烈的北川,,學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損,,90多位教師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師,,家里砸得什么都沒有了,。
他從綿陽瘋了似地沖回來,沖進學校,,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8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樓。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挨得緊緊地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學樓,。
他最為擔心的那棟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那座樓上的教室里,,地震時坐著700多名學生和他們的老師。
老師們迎著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們都沒事,。
他后來說,,那時,他渾身都軟了,。55歲的他,,哭了。
通信恢復后,,老師們接到家長的電話,,會扯著大聲驕傲地告訴家長: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說話時眼中噙著淚。
他的老師們收入都不高,,教師平均月收入1126.78元,。學校的墻上寫著:“責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font>
那時,在大震時分布四處的學生家長們的傷亡數尚在統(tǒng)計中,,學校墻外的鎮(zhèn)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聲一片,。但是一個鎮(zhèn)里的農村初中,,卻在大震之后,把孩子們帶到了家長面前,,告訴家長,,娃娃連汗毛也沒有傷一根。
他叫葉志平,,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四川省優(yōu)秀校長。(記者朱玉,、萬一,、劉紅燦)
(責編:黃水來)
- 2008-03-27泉州:大坪山人行隧道 設人行洞避險
|